•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 清溪咽。

    霜风洗出山头月。

    山头月。

    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

    凌歊望断音尘绝。

    音尘绝。

    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 出林杏子落金盘。

    齿软怕尝酸。

    可惜半残青紫,犹有小唇丹。

    南陌上,落花闲。

    雨斑斑。

    不言不语,一段伤春,都在眉间。

  • 春又老。

    南陌酒香梅小。

    遍地落花浑不扫。

    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

    细写相思多少。

    醉后几行书字小。

    泪痕都揾了。

  •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

    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

    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

    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

    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

    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

    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 花深深。

    柳阴阴。

    度柳穿花觅信音。

    君心负妾心。

    怨呜琴。

    恨孤衾。

    钿誓钗盟何处寻。

    当初谁料今。

  • 东风未起,花上纤尘无影。

    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

    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

    若耶门闭,扁舟去懒,客思鸥轻。

    几度问春,倡红冶翠,空媚阴晴。

    看真色、千岩一素,天澹无情。

    醒眼重开,玉钩帘外晓峰青。

    相扶轻醉,越王台上,更最高层。

  •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