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花顷刻香,晚蝶缠绵意。

    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

    传唱入离声,恼乱双蛾翠。

    游子不堪闻,正是衷肠事。

  •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

    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

    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

    昌言举进士,日有名。

    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

    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

    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

    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

    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

    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

    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

    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

    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

    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

    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

    呜呼!

    何其不思之甚也!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

    ”况与夷狄!

    请以为赠。

  •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

    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

    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 花阴月,柳梢莺。

    近清明。

    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

    枕上怀远诗成。

    红笺纸、小砑吴绫。

    寄与征人教念远,莫无情。

  •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鸡庖兔下筹美,盘实飣餖栗与梨。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

    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

    间以辨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

    露才扬己古来恶,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

    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

  •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醉云又兼醒雨,楚梦时来往。

    倦蜂刚著梨花、惹游荡。

    还作一段相思,冷波叶舞愁红,送人双桨。

    暗凝想。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会稀投得轻分、顿惆怅。

    此去幽曲谁来,可怜残照西风,半妆楼上。

  • 花落未须悲。

    红蕊明年又满枝。

    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

    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

    记得攀条话别离。

    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

    一点愁心入翠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