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

    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

    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懠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

    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可巩。

    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

    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

    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 嗟嗟烈祖!

    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

    ”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

    ”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

    ”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

    ”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

    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

    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民将筑台于夏氏。

    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

    ”王曰:“何故?

    ”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

    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

    ’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

    ’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

    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

    不夺民时,不蔑民功。

    有优无匮,有逸无罢。

    国有班事,县有序民。

    ’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

    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

    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

    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

    ’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嫔姓矣乎?

    陈,我大姬之后也。

    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

    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

    居大国之,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

    八年,陈侯杀于夏氏。

    九年,楚子入陈。

  •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

    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

    ”其母叹曰:“鲁其亡乎?

    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

    居,吾语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逸则淫,淫则忘善;

    忘善则恶心生。

    沃土之民不材,淫也。

    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

    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

    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

    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

    日入,监九御,使洁奉鐕郊之粢盛,而後即安。

    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後即安。

    卿大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後即安。

    士朝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後即安。

    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

    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纮、綖。

    卿之内为大带,命妇成祭服。

    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

    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

    社而赋事,蒸而献功,男女效绩,愆则有辟。

    古之制也!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

    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

    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

    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

    ’尔今曰:‘胡不自安?

    ’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于荐广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

    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