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

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

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

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

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

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

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赏析

作品赏析

原序: 淳熙下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②。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③。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④。  【注释】  ①词作于淳熙五年(1178)春,时稼轩三十九岁,在江西隆兴安抚使任上。据词序,稼轩去年冬由江陵知府改调隆兴(今江西南昌市)知府兼江西安抚使。仅三月,又诏命入京。友人饯别,席间有作《水调歌头》者,稼轩次韵作此词。  词由频繁的调任和朝内门户之争而发。上片就饯宴切入,点出离别。随即一转,贵人黄土,人生如梦,大可一笑出门,坦然处之。下片借古讽今,抨击世俗,自明节操。“但觉”以下,实牢骚不平语。既难挽狂澜,不如归隐林泉。通篇貌似旷达,实则语含讥讽,悲愤无限。  ②司马监:司马倬字汉章,任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带监察性质),故称“监”或“太监”。赵卿:未详何人。王漕:王希吕字仲衡,时任江西转运副使(主管漕运),故称“漕”或“漕司”。  ③次韵:即步韵,按原唱韵脚和诗或词。  ④王公明:即王炎,曾任枢密使。薨(hōng烘):古时称诸侯之死曰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员之死,也可称“薨”。门户之叹:叹同僚之间,各立门户,相互攻讦。王炎生前与同僚多有不协,受人排挤,故众人有门户之叹。前章:指本词的上片。  ⑤“我饮”两句:写词人在饯宴上纵情豪饮。  ⑥“别离”两句:恨相聚太短,匆匆而别。即词序所称,在隆兴任上仅三月(旧制一般以三年为一任)。  ⑦“头上”三句:言官高爵显者也难免归于黄土,谁能称雄一世?按:指王炎而言,是对词序“门户之争”的一种否定。貂(diāo刁)蝉:即貂蝉冠。据《宋史·舆服志》,装饰极为华丽,惟三公大臣于国祀或大朝会时方冠戴。麒麟高冢:立着石麒麟的高大坟墓。杜甫《曲江》诗:“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麒麟:传说中的一种仁兽。高冢(zhǒng肿):指贵人之墓。竟谁雄:究竟谁能称雄。  ⑧“一笑”两句:一笑赴任,正值暮春季节。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⑨“孙刘辈”三句:言此去宁可不作三公,决不媚事权贵。孙刘:三国时魏国的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三国志·辛毗传》称孙、刘当政,惟辛不从。他说:“吾之立身,自有本末,就与刘、孙不平,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何危害之有焉。”辛词据此。公:即指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后世以此为高官的代称。  ⑩“余发”两句:我已衰老,此事且凭他们。种种:头发短少稀疏貌。《左传·昭公三年》载,卢蒲嫳请求归隐,对齐侯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陆游《长歌行》:“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此事:指相互排挤倾轧的门户之争。渠侬:他们,指当代的“孙刘辈”。  ⑾“但觉”三句:自谓平生漂泊,于醉吟风月外,竟百事无成。苏轼《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诗:“我除搜句百无功。”辛词据此。  ⑿“毫发”两句:一切来自帝力,我惟乞归山水。毫发皆帝力:《汉书·张耳陈馀传》载:张耳之子张敖嗣立,高祖刘邦过赵,对赵王不敬,赵相贯高欲杀高祖。张敖说不可,谓赵所以能复国,“秋毫皆帝力也”。鉴湖:一名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县南。唐诗人贺知章晚年奉诏归隐于此。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四首》:“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多情为我香成阵。

转腊回头,百般卖弄。

滞贷只些儿,尽力拽不动。

吽吽,我不信得恁麽郑重。

明珠在掌,有功者赏。

胡汉不来,全无伎俩。

枝俩既无,波旬失途。

瞿昙瞿昙,识我也无。

前时布谷鸣,早种不入土。

翻然变阴沴,两旬作淫雨。

半夜水囓堤,一决不及御。

贫民无灯火,下应酬已没股。

晓登树杪呼,出没见屋膂。

舟车或幸灾,桂玉岂易煮。

天数苟有定,民患谁适与。

我穷一席地,此忧岂暇汝。

为汝愁天公,闭户不欲语。

徐六担板,我则不然。

初三十一,不用择日。

鼻子剔穿,眼睛突出。

撞者露柱,参学事毕。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晴晹斥沈阴,散漫浮空云。

手提竹豀醪,疾声呼细君。

且涤牛头樽,我欲有所云。

仰看东南天,始见昭回文。

星星眩两目,欻乐还相分。

天下爱浮云,浮云能自寄。

属君乍浮云,要识浮云意。

何必持身苦苦愁,但愿有酒长长醉。

粤以今日,劝相干郊。

乃作此诗,以懋尔劳。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钟鼓,_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

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

臞然如竹。

自是天仙福。

小小画堂锦样,听人唱、鹤飞曲。

橙橘黄又绿。

蟹到新篘熟。

便做月三十斛,饮不尽、菊潭菊。

相别相逢总是天,曷来醉月又经年,君归已买三山马,我去仍求一水船。

贫富勿论俱是梦,雨旸休问苦无田,中秋已过重阳近,频处离筵醉拍肩。

鼓钟喤喤,务教载陈。

德物陈矣,烂其瑶琨。

咨尔上公,相予文孙。

勿亟勿徐,奉我重亲。

密密偃蜂房,香远未应时霎。

薇露紫烟浥尽,任风欺雪压。

老人曾饮百川空,相对肯微呷。

揽取占先风度,醉高烧红蜡。

周官人,家豪富。

长安通检,最为上户。

十年间、兴放心何如,无札锥去处。

叹利名,不坚固。

使我灰心,转生开悟。

行大道、一志无移,

幼则随群,长而异众,一心法?行持。

书符咒水,治病救灾危。

建德和偷不显,厌华丽、粝食粗衣。

亲曾遇,重阳师父,传授入希夷。

自知功行满,速来访我,径就归期。

便怡然拂袖,应限宜时。

此者彭城了了,马风风、当赋新词。

长生得,携云仙去,跨鹤赴瑶池。

于穆我皇,之德之纯。

涵濡群生,矧我遗民。

连齐跨晋,输贡效珍。

土宇日闢,一视同仁。

烝哉皇极,道靡有息。

勤勤以谟,罔视其迹。

鑿饮自鼓,耕食自绩。

维相以歌,勿荷后辟。

我经九山问野叟,崔嵬一无安曰九。

且恐断岸积琼玖,复意陂原多产韭,又疑堆垄若柱灸。

四者未悟叟不言,使我临流独搔首。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

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

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

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

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

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

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

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