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 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

    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

    自云宕子妻。

    夫行踰十载。

    贱妾常独栖。

    念君过于渴。

    思君剧于饥。

    君作高山柏。

    妾为浊水泥。

    北风行萧萧。

    烈烈入吾耳。

    心中念故人。

    泪堕不能止。

    浮沈各异路。

    会合当何谐。

    愿作东北风。

    吹我入君怀。

    君怀常不开。

    贱妾当何依。

    恩情中道绝。

    流止任东西。

    我欲竟此曲。

    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

    别后莫相忘。

  •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 夫治乱,运也;

    穷达,命也;

    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

    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

    其所以得然者,岂徒人事哉?

    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

    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

    故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而阿衡于商。

    太公,渭滨之贱老也,而尚父于周。

    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

    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

    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

    然则张良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

    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

    故彼四贤者,名载于箓图,事应乎天人,其可格之贤愚哉?

    孔子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嗜欲将至,有开必先。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

    惟申及甫,惟周之翰。

    ”运命之谓也。

    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

    幽王之惑褒女也,祅始于夏庭。

    曹伯阳之获公孙强也,征发于社宫。

    叔孙豹之昵竖牛也,祸成于庚宗。

    吉凶成败,各以数至。

    咸皆不求而自合,不介而自亲矣。

    昔者,圣人受命河洛曰:以文命者,七九而衰;

    以武兴者,六八而谋。

    及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

    文薄之弊,渐于灵景;

    辩诈之伪,成于七国。

    酷烈之极,积于亡秦;

    文章之贵,弃于汉祖。

    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

    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鲁卫;

    以仲尼之辩也,而言不行于定哀;

    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于子西;

    以仲尼之仁也,而取仇于桓魋;

    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陈蔡;

    以仲尼之行也,而招毁于叔孙。

    夫道足以济天下,而不得贵于人;

    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于时;

    行足以应神明,而不能弥纶于俗;

    应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主;

    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其不遇也如此。

    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

    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

    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

    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

    退老于家,魏文候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

    故曰:治乱,运也;

    穷达,命也;

    贵贱,时也。

    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

    屈原以之沈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

    然则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

    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

    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

    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

    譬如水也,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沈之于地则土润。

    体清以洗物,不乱于浊;

    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

    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

    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

    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前监不远,覆车继轨。

    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

    将以遂志而成名也。

    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涂;

    求成其名,而历谤议于当时。

    彼所以处之,盖有算矣。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道之将行也,命之将贵也,则伊尹吕尚之兴于商周,百里子房之用于秦汉,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

    道之将废也,命之将贱也,岂独君子耻之而弗为乎?

    盖亦知为之而弗得矣。

    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之人,俛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

    言无可否,应之如响。

    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

    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

    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

    其言曰:名与身孰亲也?

    得与失孰贤也?

    荣与辱孰珍也?

    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

    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

    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

    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

    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

    故夫达者之筭也,亦各有尽矣。

    曰: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贵,何为者哉?

    若夫立德必须贵乎?

    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

    必须势乎?

    则王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杨雄、仲舒之阒其门也。

    必须富乎?

    则齐景之千驷,不如颜回、原宪之约其身也。

    其为实乎?

    则执杓而饮河者,不过满腹;

    弃室而洒雨者,不过濡身;

    过此以往,弗能受也。

    其为名乎?

    则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

    赏罚悬于天道,吉凶灼乎鬼神,固可畏也。

    将以娱耳目、乐心意乎?

    譬命驾而游五都之市,则天下之货毕陈矣。

    褰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

    椎紒而守敖庾、海陵之仓,则山坻之积在前矣。

    扱衽而登钟山、蓝田之上,则夜光玙璠之珍可观矣。

    夫如是也,为物甚众,为己甚寡,不爱其身,而啬其神。

    风惊尘起,散而不止。

    六疾待其前,五刑随其后。

    利害生其左,攻夺出其右,而自以为见身名之亲疏,分荣辱之客主哉。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义。

    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古之仕者,盖以官行其义,不以利冒其官也。

    古之君子,盖耻得之而弗能治也,不耻能治而弗得也。

    原乎天人之性,核乎邪正之分,权乎祸福之门,终乎荣辱之算,其昭然矣。

    故君子舍彼取此。

    若夫出处不违其时,默语不失其人,天动星回而辰极犹居其所,玑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于斯矣。

  •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喑喑。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徒,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匹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汉使迎我兮四牡肥肥,胡儿号兮谁得知?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

    处穹庐兮偶殊俗。

    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

    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独行路难。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荒兮筋力单。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不容!

  •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

    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 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

    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

    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

    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

    "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

    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

    颇复有所述造不?

    东望於邑,裁书叙心。

    丕白。

  •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

    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

    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

    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

    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

    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

  •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

    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

    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

    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

    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

    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

    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

    峻无单豹伐,分非首阳真。

    长啸归林岭,潇洒任陶钧。

  •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

    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

    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集。

    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

    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

    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

    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

    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

    顾眄屏风书,如见已指摘。

    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

    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红葩缀紫蒂,萍实骤柢掷。

    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

    务蹑霜雪戏,重綦常累积。

    并心注肴馔,端坐理盘鬲。

    翰墨戢闲案,相与数离逖。

    动为垆钲屈,屐履任之适。

    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地,难与沉水碧。

    任其孺子意,羞受长者责。

    瞥闻当与杖,掩泪俱向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