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 春又老。

    南陌酒香梅小。

    遍地落花浑不扫。

    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

    细写相思多少。

    醉后几行书字小。

    泪痕都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