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

    谁解相怜。

    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

    放在愁边。

    却自移家向酒泉。

  •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

    ”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

    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

    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 目送楚云空。

    前事无踪。

    谩留遗恨锁眉峰。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

    聚散匆匆。

    扬鞭那忍骤花骢。

    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 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

    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多谢山家插杨柳,报侬今日是清明。

  • 柳边深院。

    燕语明如翦。

    消息无凭听又懒。

    隔断画屏双扇。

    宝杯金缕红牙。

    醉魂几度儿家。

    何处一春游荡,梦中犹恨杨花。

  •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

    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

    半怯春寒,半便晴色,养得胭脂透。

    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波双秀。

    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

    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日还相守。

    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

    管领群臣来贺。

  •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

    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

    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