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

    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

    敦弓既句,既挟四鍭。

    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谋犹回遹,何日斯沮?

    谋臧不从,不臧覆用。

    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

    谋之不臧,则具是依。

    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

    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

    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

    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

    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

    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栾盈出奔楚。

    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

    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

    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知也。

    ”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

    ”叔向弗应,出不拜。

    其人皆咎叔向。

    叔向曰:“必祁大夫。

    ”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

    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

    何也?

    ”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

    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

    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夫子,觉者也。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

    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

    ’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

    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

    鲧殛而禹兴;

    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

    管蔡为戮,周公右王。

    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

    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

    ”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 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

    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

    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

    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

    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

    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

    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

    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

    百官之属各展其物;

    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

    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宾至如归,无宁灾患;

    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盗贼公行。

    而天疠不戒。

    宾见无时,命不可知。

    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

    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

    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

    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

    赵文子曰:“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

    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

    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

    《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其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