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

    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

    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

    ”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 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

    忘忧或假草,满院罗丛萱。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

    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

  •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