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予曰:“此必吏目死矣。

    伤哉!

    ”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

    ”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

    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

    ”则其仆又死矣。

    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

    予曰:“嘻!

    吾与尔犹彼也!

    ”二童闵然涕下,请往。

    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

    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

    繄何人?

    繄何人?

    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

    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

    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

    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

    尔亦何辜乎?

    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

    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

    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

    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

    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

    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

    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

    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

    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

    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

    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

    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

    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

    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

    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

    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

    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

    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

    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

    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

    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

    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 (旦扮莺引旦俫扮红上)(旦)自从寺中见了那秀才,便有些心中放不下,况兼昨夜妾身焚香拜月之时,他到墙角边吟诗,我也依著他韵脚儿和了一首。

    我想著那秀才诗意,好生关妾之情,使我绣房中身心俱倦。

    倦绣无心正无奈,月明花落又黄昏。

    (云)银烛照干双泪眼,闺房空锁惜春心。

    小姐且停女工。

    今夜月朗风清,云收雨霁,后园景物撩人。

    佳期难再,何不一观,少舒倦怠也呵。

    (唱)【南吕】【一枝花】浮云敛太虚,好雨澄清霁。

    碧大悬翡翠,明月漾玻璃。

    昏雾霏霏,百蕊飘花气。

    可怜今宵能有几?

    兀的般一刻千金,说甚么三从四德。

    【梁州第七】我则见,燕将慵,莺将懒,那时节,韶光事便到九分九厘。

    绿渐肥,红渐瘦,早晚送春归。

    三月三十日,风光五百偏明媚。

    较之往日,难比今夕。

    同行随喜,不是临逼。

    惜人生虚度芳菲,怕春光顷刻别离。

    你把官冠芳珠急速收拾,告舌头玉玎珰架起。

    (潜出房科)数脚踪金蹀蹁轻移,一齐,悄的出闺房,用脱壳金蝉计。

    老夫人正沉睡,忙里偷闲耍一会,快活的是便宜。

    (旦)后园中景物,别是一样大气。

    【隔尾】(唱)后园中别是一样新天气,妾言方知是与非。

    月色如银牲白日。

    就万花亭这壁,下数著大棋。

    谁弱谁强胜负比。

    (旦对红弈科)(旦)围棋之说有道,棋启于何氏?

    中间机关胜负攻守之法,必有说焉。

    (红)围棋之道,其来尚矣。

    昔古有丹朱不肖,尧设此以训之。

    其理微妙,非智者不能明。

    故局方正?

    象地利也;

    道必神明,正直德也。

    子用黑白,别阴阳也;

    骈罗布列,效天文也。

    四象既陈,行之在人。

    盖上有天地之象,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攻战之事。

    览其得失,古今略备。

    古书有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难矣哉!

    不有博弈者乎?

    为之,犹贤乎已!

    "【牧羊关】自从尧曾置,丹朱教演习,黑白著阴偶阳奇。

    造化有亿万千端,疆路止三百六十。

    错综周天数,列布浑天仪。

    千古万穷秘,神仙不测机。

    【隔尾】采樵烂柯光阴逝,呕血成图妙算奇。

    死里逃生个中意。

    若是谂知,这个就理,胜固欣然败亦喜。

    【牧羊关】袖手傍观易,临输悔后迟,但当局个个著迷。

    守成要顾后瞻前,用战在征东击西。

    未做眼防点破,才得手便斜飞。

    门有总关处,棋无两面持。

    【骂玉郎】寻思使得心肠碎,宵废寝,昼忘食,知难见可观乎势。

    局面危,拈上难,冲开易。

    【感皇恩】撞着劲敌,谁肯伏低。

    用机谋,相数算,厮骗欺。

    逢生勿击,遇劫先提。

    满备赢,一著错,便差池。

    【采茶歌】得便宜,便收拾,成功一路是强的。

    十九纵横白与黑,多人迷误少人知。

    (末上)前者向西厢下和诗,分明兴合。

    奈何侍妾红娘,不全其美,小生未遂所愿。

    今夜雨收云霁,月白风清,未免再到西厢一行。

    (旦对红弈)(末)听有棋声。

    此是莺莺小姐与红娘月下下棋。

    不免悄悄的逾墙,走到棋边,看数著若何?

    我且过去看咱。

    (做逾墙科)(云)(旦、红惊科)【黄钟尾】(红)柳阴中响擦似有人行立,花梢上惊起鸟数飞。

    听沉来,多一会,二更过,万籁息。

    露华浓。

    晚风细、静巉巉,玉漏滴。

    听西厢,响扑地,见一人,到眼底。

    纱帽明,白襕系,这生面,颇相识。

    记前回,那一日,萧寺中,见来的。

    这秀才,甚通济,序寒温,道名讳,姓挽弓,字君瑞。

    饱诗书,担才艺,入科场,必及第;

    步蟾宫,即攀桂,占赘头,定第一。

    (旦)红娘,你怎得知是他?

    (红)你问咱怎见得?

    偌高低省气力,粉墙东滴流扑剪过墙西,演习那龙门惯跳腿。

    (红对旦云)这秀才,跳过墙近前来也。

    若夫人知道,好生不便,到不如回去咱。

    (旦、红下)(末)小姐去了。

    小生昨夜墙角儿吟诗,今夜逾墙看棋。

    明月之下,他分明见我近前来,并无嗔责之心,其情不觉自熟矣。

    我回到书房中,且捱过今宵,明日到道场中,若见小姐,十分下工夫饱看一会。

    其中我临事别有机变。

  • 经,常道也。

    其在于天,谓之命;

    其赋于人,谓之性。

    其主于身,谓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

    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

    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

    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

    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

    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

    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

    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

    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

    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

    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

    夫是之谓六经。

    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

    《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

    《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

    《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

    《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

    《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

    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

    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

    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

    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着焉,所以尊《礼》也;

    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

    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由之富家者支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

    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

    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

    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

    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

    」何以异于是?

    呜呼!

    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

    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

    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

    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

    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另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

    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

    呜呼!

    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 春欲去,如梦一庭空絮。

    墙里秋千人笑语,花飞撩乱处。

    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

    万种消魂多寄与:斜阳天外树。

  •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坐囚于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变而惶顾。晔曰:“杀人者汝也!”囚佯为不知所以。晔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非汝而谁?”囚无以对。

  •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称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