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乡来一一是人家。

  • 黄包先著风霜劲。

    独占一年佳景。

    点点吴盐雪凝。

    玉脍和齑冷。

    洋园谁识黄金径。

    一棹洞庭秋兴。

    香荐兰皋汤鼎。

    残酒西窗醒。

  •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 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

    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

    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

    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

    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

    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

    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

    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

    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

    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

    ”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

    而吾何为不豫?

    ”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 汗简成新令,褰帷刺剧州。

    韦平家法在,邵杜治声优。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三年归奉计,肯顾石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