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

    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

    及至大汉受命而都之也,仰悟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

    奉春建策,留侯演成。

    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实惟作京。

    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酆灞,据龙首。

    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肇自高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

    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

    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

    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

    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

    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

    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

    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

    乡曲豪举,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

    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

    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

    名都对郭,邑居相承。

    英俊之域,绂冕所兴。

    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

    封畿之内,厥土千里,逴跞诸夏,兼其所有。

    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

    商、洛缘其隈,鄠、杜滨其足,源泉灌注,陂池交属。

    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其阴则冠以九嵕,陪以甘泉,乃有灵宫起乎其中。

    秦汉之所极观,渊云之所颂叹,于是乎存焉。

    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

    提封五万,疆埸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插成云。

    五谷垂颖,桑麻铺棻。

    东郊则有通沟大漕,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

    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神池灵沼,往往而在。

    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

    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

    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

    树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

    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虹梁。

    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

    雕玉瑱以居楹,裁金壁以饰珰。

    发五色之渥彩,光焰朗以景彰。

    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

    闺房周通,门闼洞开。

    列钟虡于中庭,立金人于端闱。

    仍增崖而衡阈,临峻路而启扉。

    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台闲馆,焕若列宿,紫宫是环。

    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

    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

    乘茵步辇,惟所息宴。

    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合欢、增城、安处、常宁、茝若、椒风、披香、发越、兰林、蕙草、鸳鸾、飞翔之列,昭阳特盛,隆乎孝成。

    屋不呈材,墙不露形。

    裛以藻绣,络以纶连。

    随侯明月,错落其间。

    金釭衔璧,是为列钱。

    翡翠火齐,流耀含英。

    悬黎垂棘,夜光在焉。

    于是玄墀扣砌,玉阶彤庭,碝磩彩致,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红罗飒纚,绮组缤纷。

    精曜华烛,俯仰如神。

    后宫之号,十有四位。

    窈窕繁华,更盛迭贵。

    处乎斯列者,盖以百数。

    左右庭中,朝堂百寮之位,萧曹魏邴,谋谟乎其上。

    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

    流大汉之恺悌,荡亡秦之毒螫。

    故令斯人扬乐和之声,作画一之歌。

    功德著乎祖宗,膏泽洽乎黎庶。

    又有天禄、石渠,典籍之府。

    命夫谆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艺》,稽合乎同异。

    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

    大雅宏达,于兹为群。

    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总礼官之甲科,群百郡之廉孝。

    虎贲赘衣,阉尹阍寺。

    陛戟百重,各有典司。

    周庐千列,徼道绮错。

    辇路经营,修除飞阁。

    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亘长乐。

    凌隥道而超西墉,掍建章而连外属。

    设璧门之凤阙,上觚稜而栖金爵。

    内则别风之嶕峣,眇丽巧而耸擢,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阖。

    尔乃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未央。

    经骀汤而出馺娑,洞枍诣以与天梁。

    上反宇以盖戴,激日景而纳光。

    神明郁其特起,遂偃蹇而上跻。

    轶云雨于太半,虹霓回带于棼楣。

    虽轻迅与僄狡,犹愕眙而不能阶。

    攀井干而未半,目眴转而意迷,舍棂槛而却倚,若颠坠而复稽,魂怳怳以失度,巡回途而下低,既惩惧于登望,降周流以彷徨。

    步甬道以萦纡,又杳窱而不见阳。

    排飞闼而上出,若游目于天表,似无依而洋洋。

    前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

    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

    滥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

    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岩峻崷崪,金石峥嵘。

    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壒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

    骋文成之丕诞,驰五利之所刑。

    庶松乔之群类,时游从乎斯庭。

    实列仙之攸馆,非吾人之所宁。

    尔乃盛娱游之壮观,奋泰武乎上囿。

    因兹以威戎夸狄,耀威灵而讲武事。

    命荆州使起鸟、诏梁野而驱兽。

    毛群内阗,飞羽上覆,接翼侧足,集禁林而屯聚。

    水衡虞人,修其营表。

    种别群分,部曲有署。

    罘网连纮,笼山络野。

    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于是乘銮舆,备法驾,帅群臣,披飞廉,入苑门。

    遂绕酆鄗,历上兰。

    六师发逐,百兽骇殚,震震爚爚,雷奔电激,草木涂地,山渊反覆。

    蹂躏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尔乃期门佽飞,列刃钻鍭,要趹追踪。

    鸟惊触丝,兽骇值锋。

    机不虚掎,弦不再控。

    矢不单杀,中必叠双。

    飑飑纷纷,矰缴相缠。

    风毛雨血,洒野蔽天。

    平原赤,勇士厉。

    猿狖失木,豺狼慑窜。

    尔乃移师趋险,并蹈潜秽。

    穷虎奔突,狂兕触蹶。

    许少施巧,秦成力折。

    掎僄狡,扼猛噬。

    脱角挫脰,徒搏独杀。

    挟师豹,拖熊螭。

    曳犀犛,顿象罴。

    超洞壑,越峻崖。

    蹶崭岩,巨石隤。

    松柏仆,丛林摧。

    草木无余,禽兽殄夷。

    于是天子乃登属玉之馆,历长杨之榭。

    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

    原野萧条,目极四裔。

    禽相镇压,兽相枕藉。

    然后收禽会众,论功赐胙。

    陈轻骑以行炰,腾酒车以斟酌。

    割鲜野食,举烽命釂。

    飨赐毕,劳逸齐,大辂鸣銮,容与徘徊。

    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

    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茂树荫蔚,芳草被堤。

    兰茝发色,晔晔猗猗。

    若摛锦布绣,烛燿乎其陂。

    鸟则玄鹤白鹭,黄鹄鵁鹳,鸧鸹鸨鶂,凫鷖鸿雁。

    朝发河海,夕宿江汉。

    沉浮往来,云集雾散。

    于是后宫乘輚辂,登龙舟。

    张凤盖,建华旗。

    祛黼帷,镜清流。

    靡微风,澹淡浮。

    棹女讴,鼓吹震,声激越,謍厉天,鸟群翔,鱼窥渊。

    招白鹇,下双鹄。

    揄文竿,出比目。

    抚鸿罿,御矰缴,方舟并骛,俯仰极乐。

    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

    前乘秦岭,后越九嵕,东薄河华,西涉岐雍。

    宫馆所历,百有余区。

    行所朝夕,储不改供。

    礼上下而接山川,究休佑之所用。

    采游童之欢谣,第从臣之嘉颂。

    于斯之时,都都相望,邑邑相属。

    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

    粲乎隐隐,各得其所。

    若臣者徒观迹于旧墟,闻之乎故老,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遍举也。

  •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

    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

    羞伐其德。

    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

    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

    ”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

    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

    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侯之门,仁义存。

    ”非虚言也。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

    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

    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

    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

    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

    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

    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

    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

    状貌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 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

    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

    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

    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

    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罗而死。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

    逢时不祥。

    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罷牛,骖蹇驴兮;

    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

    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

    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陈留太守发遣余。

    到偃师,病比前,得归。

    心愤此事,遂託所过,述而成赋。

    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经时。

    塗邅其蹇连兮,潦汙滞而为灾。

    乘马蹯而不进兮,心郁悒而愤思。

    聊弘虑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属词。

    夕宿余于大梁兮,诮无忌之称神。

    哀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

    历中牟之旧城兮,憎佛肸之不臣。

    问甯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无闻。

    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悟卫康之封疆。

    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过汉祖之所隘兮,吊纪信于荥阳。

    降虎牢之曲阴兮,路丘墟以盘萦。

    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稔涛塗之愎恶兮,陷夫人以大名。

    登长坂以淩高兮,陟葱山之荛陉;

    建抚体以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

    迴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

    冈岑纡以连属兮,谿谷夐其杳冥。

    迫嵯峨以乖邪兮,廓严壑以峥嵘。

    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生。

    步亹菼与台菌兮,缘层崖而结茎。

    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

    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

    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声。

    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

    山风汩以飙涌兮,气慅慅而厉凉。

    云郁术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渐唐。

    仆夫疲而瘁兮,我马虺隤以玄黄。

    格莽丘而税驾兮,阴曀曀而不阳。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濒隈而增感。

    忿子带之淫逆兮,唁襄王于坛坎。

    悲宠嬖之为梗兮,心恻怆而怀惨。

    乘舫州而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

    想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

    实熊耳之泉液兮,总伊瀍与涧濑。

    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职贡乎荒裔。

    操吴榜其万艘兮,充王府而纳最。

    济西溪而容与兮,息鞏都而后逝。

    愍简公之失师兮,疾子朝之为害。

    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

    路阻败而无轨兮,塗泞溺而难遵。

    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师而释勤。

    壮田横之奉首兮,义二士之侠坟。

    淹留以候霁兮,感憂心之殷殷。

    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候风云之体势兮,天牢湍而无文。

    弥信宿而后阕兮,思逶迤以东运。

    见阳光之显显兮,怀少弭而有欣。

    命仆夫其就驾兮,吾将往乎京邑。

    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

    贵宠煽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

    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洷。

    消嘉榖于禽兽兮,下糠粃而无粒。

    弘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駸急。

    怀伊吕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人。

    唐虞渺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观风化之得失兮,犹纷挐其多远。

    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

    甘衡门以宁神兮,詠都人而思归。

    爰结蹤而迴轨兮,复邦族以自绥。

    乱曰:跋涉遐路,艰以阻兮。

    终其永怀,窘阴雨兮。

    历观群都,寻前绪兮。

    考之旧闻,厥事举兮。

    登高斯赋,义有取兮。

    则善戒恶,岂云苟兮?

    翩翩独征,无俦与兮。

    言旋言复,我心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