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译文

 东汉末年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仲卿的母亲驱赶回娘家,她发誓不再改嫁。但她娘家的人一直逼着她再嫁,她只好投水自尽。焦仲卿听到妻子的死讯后,也吊死在自己家里庭院的树上。当时的人哀悼他们,便写了这样一首诗。

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

“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府吏听到这些话,便走到堂上禀告阿母:“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娶得这样一个好媳妇。刚成年时我们便结成同床共枕的恩爱夫妻,并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黄泉也相伴为伍。我们共同生活才过了两三年,这种甜美的日子只是开头还不算长久。她的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知道竟会招致你的不满得不到慈爱亲厚。”

阿母对府吏说:“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这个媳妇不懂得礼节,行动又是那样自专自由。我心中早已怀着愤怒,你哪能自作主张对她迁就。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本来的名字叫秦罗敷。她可爱的体态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当为你的婚事去恳求。你就应该把兰芝快赶走,把她赶走千万不要让她再停留!”

府吏直身长跪作回答,他恭恭敬敬地再向母亲哀求:“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媳妇,儿到老也不会再娶别的女子!”

阿母听了府吏这些话,便敲着坐床大发脾气:“你这小子胆子太大毫无畏惧,你怎么敢帮着媳妇胡言乱语。我对她已经断绝了情谊,对你的要求决不会依从允许!”

府吏默默不说话,再拜之后辞别阿母回到自己的房里。开口向媳妇说话,悲痛气结已是哽咽难语:“我本来不愿赶你走,但阿母逼迫着要我这样做。但你只不过是暂时回到娘家去,现在我也暂且回到县官府。不久我就要从府中回家来,回来之后一定会去迎接你。你就为这事委屈一下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这番话语。”

兰芝对府吏坦陈:“不要再这样麻烦反复叮咛!记得那年初阳的时节,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侍奉公婆都顺着他们的心意,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不守本分?日日夜夜勤劳地操作,孤身一人周身缠绕着苦辛。自以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罪过,能够终身侍奉公婆报答他们的大恩。但仍然还是要被驱赶,哪里还谈得上再转回你家门。我有一件绣花的短袄,绣着光彩美丽的花纹。还有一床红罗做的双层斗形的小帐,四角都垂挂着香囊。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个,都是用碧绿的丝线捆扎紧。里面的东西都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收藏其中。人既然低贱东西自然也卑陋,不值得用它们来迎娶后来的新人。你留着等待以后有机会施舍给别人吧,走到今天这一步今后不可能再相会相亲。希望你时时安慰自己,长久记住我不要忘记我这苦命的人。”

当公鸡呜叫窗外天快要放亮,兰芝起身精心地打扮梳妆。她穿上昔日绣花的裌裙,梳妆打扮时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当。脚下她穿着丝鞋,头上的玳瑁簪闪闪发光。腰间束着流光的白绸带,耳边挂着明月珠装饰的耳珰。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嘴唇涂红像含着朱丹一样。她轻轻地小步行走,艳丽美妙真是举世无双。

她走上堂去拜别阿母,阿母听任她离去而不挽留阻止。“从前我做女儿的时候,从小就生长在村野乡里。本来就没有受到教管训导,更加惭愧的是又嫁到你家愧对你家的公子。受了阿母许多金钱和财礼,却不能胜任阿母的驱使。今天我就要回到娘家去,还记挂着阿母孤身操劳在家里。”她退下堂来又去向小姑告别,眼泪滚滚落下像一连串的珠子。“我这个新媳妇初嫁过来时,小姑刚学走路始会扶床。今天我被驱赶回娘家,小姑的个子已和我相当。希望你尽心地侍奉我的公婆,好好地扶助他们精心奉养。每当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时千万不要把我忘。”她走出家门上车离去,眼泪落下百多行。

府吏骑着马走在前头,兰芝坐在车上跟在后面走。车声时而小声隐隐时而大声甸甸,但车和马都一同到达了大道口。府吏下马走进车中,低下头来在兰芝身边低声细语:“我发誓不同你断绝,你暂且回到娘家去,我今日也暂且赶赴官府。不久我一定会回来,我向天发誓永远不会辜负你。”

兰芝对府吏说:“感谢你对我的诚心和关怀。既然承蒙你这样的记着我,不久之后我会殷切地盼望着你来。你应当像一块大石,我必定会像一株蒲苇。蒲苇像丝一样柔软但坚韧结实,大石也不会转移。只是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脾气不好常常暴跳如雷。恐怕不能任凭我的心意由我自主,他一定会违背我的心意使我内心饱受熬煎。”两人忧伤不止地举手告别,双方都依依不舍情意绵绵。

兰芝回到娘家进了大门走上厅堂,进退为难觉得脸面已失去。母亲十分惊异地拍着手说道:“想不到没有去接你你自己回到家里。十三岁我就教你纺织,十四岁你就会裁衣,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懂得礼仪,十七岁时把你嫁出去,总以为你在夫家不会有什么过失。你现在并没有什么罪过,为什么没有去接你你自己回到家里?”“我十分惭愧面对亲娘,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失。”亲娘听了十分伤悲。

回家才过了十多日,县令便派遣了一个媒人来提亲。说县太爷有个排行第三的公子,身材美好举世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别人强。

亲娘便对女儿说:“你可以出去答应这门婚事。”

兰芝含着眼泪回答说:“兰芝当初返家时,府吏一再嘱咐我,发誓永远不分离。今天如果违背了他的情义,这门婚事就大不吉利。你就可以去回绝媒人,以后再慢慢商议。”

亲娘出去告诉媒人:“我们贫贱人家养育了这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不配做小吏的妻子,哪里适合再嫁你们公子为妻?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不能就这样答应你。”

媒人去了几天后,那派去郡里请示太守的县丞刚好回来。他说:“在郡里曾向太守说起一位名叫兰芝的女子,出生于官宦人家。”又说:“太守有个排行第五的儿子,貌美才高还没有娶妻。太守要我做媒人,这番话是由主簿来转达。”县丞来到刘家直接说:“在太守家里,有这样一个美好的郎君,既然想要同你家结亲,所以才派遣我来到贵府做媒人。”

兰芝的母亲回绝了媒人:“女儿早先已有誓言不再嫁,我这个做母亲的怎敢再多说?”

兰芝的哥哥听到后,心中不痛快十分烦恼,向其妹兰芝开口说道:“作出决定为什么不多想一想!先嫁是嫁给一个小府吏,后嫁却能嫁给太守的贵公子。命运好坏差别就像天和地,改嫁之后足够让你享尽荣华富贵。你不嫁这样好的公子郎君,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兰芝抬起头来回答说:“道理确实像哥哥所说的一样,离开了家出嫁侍奉丈夫,中途又回到哥哥家里,怎么安排都要顺着哥哥的心意,我哪里能够自作主张?虽然同府吏有过誓约,但同他相会永远没有机缘。立即就答应了吧,就可以结为婚姻。”媒人从坐床走下去,连声说好!好!就这样!就这样!他回到太守府禀告太守:“下官承奉着大人的使命,商议这桩婚事谈得很投机。”太守听了这话以后,心中非常欢喜。他翻开历书反复查看,吉日就在这个月之内,月建和日辰的地支都相合。“成婚吉日就定在三十日,今天已是二十七日,你可立即去办理迎娶的事。”彼此相互传语快快去筹办,来往的人连续不断像天上的浮云。迎亲的船只上画着青雀和白鹄,船的四角还挂着绣着龙的旗子。旗子随风轻轻地飘动,金色的车配着玉饰的轮。驾上那毛色青白相杂的马缓步前进,马鞍两旁结着金线织成的缨子。送了聘金三百万,全部用青丝串联起。各种花色的绸缎三百匹,还派人到交州广州购来海味和山珍。随从人员共有四五百,热热闹闹地齐集太守府前准备去迎亲。

亲娘对兰芝说:“刚才得到太守的信,明天就要来迎娶你。你为什么还不做好衣裳?不要让事情办不成!”

兰芝默默不说话,用手巾掩口悲声啼,眼泪坠落就像流水往下泻。移动她那镶着琉璃的坐榻,搬出来放到前窗下。左手拿着剪刀和界尺,右手拿着绫罗和绸缎。早上做成绣裌裙,傍晚又做成单罗衫。一片昏暗天时已将晚,她满怀忧愁想到明天要出嫁便伤心哭泣。

府吏听到这个意外的变故,便告假请求暂且回家去看看。还未走到刘家大约还有二三里,人很伤心马儿也悲鸣。兰芝熟悉那匹马的鸣声,踏着鞋急忙走出家门去相迎。心中惆怅远远地望过去,知道是从前的夫婿已来临。她举起手来拍拍马鞍,不断叹气让彼此更伤心。“自从你离开我之后,人事变迁真是无法预测和估量。果然不能满足我们从前的心愿,内中的情由又不是你能了解端详。我有亲生的父母,逼迫我的还有我的亲兄长。把我许配了别的人,你还能有什么希望!”

府吏对兰芝说:“祝贺你能够高升!大石方正又坚厚,可以千年都不变。蒲苇虽然一时坚韧,但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你将一天比一天生活安逸地位显贵,只有我独自一人下到黄泉。”

兰芝对府吏说:“想不到你会说出这样的话!两人同样是被逼迫,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受熬煎。我们在黄泉之下再相见,不要违背今天的誓言!”他们握手告别分道离去,各自都回到自己家里面。活着的人却要做死的离别,心中抱恨哪里能够说得完。他们都想很快地离开人世,无论如何也不愿苟且偷生得保全。

府吏回到自己家,上堂拜见阿母说:“今天风大天又寒,寒风摧折了树木,浓霜冻坏了庭院中的兰花。我今天已是日落西山生命将终结,让母亲独留世间以后的日子孤单。我是有意作出这种不好的打算,请不要再怨恨鬼神施责罚!但愿你的生命像南山石一样的久长,身体强健又安康。”

阿母听到了这番话,泪水随着语声往下落:“你是大户人家的子弟,一直做官在官府台阁。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贵贱不同你将她遗弃怎能算情薄?东邻有个好女子,苗条美丽全城称第一。做母亲的为你去求婚,答复就在这早晚之间。”

府吏再拜之后转身走回去,在空房中长叹不已。他的决心就这样定下了,把头转向屋子里,心中忧愁煎迫一阵更比一阵紧。

迎亲的那一天牛马嘶叫,新媳妇兰芝被迎娶进入青色帐篷里。天色昏暗已是黄昏后,静悄悄的四周无声息。“我的生命终结就在今天,只有尸体长久留下我的魂魄将要离去。”她挽起裙子脱下丝鞋,纵身一跳投进了清水池。

府吏听到了这件事,心里知道这就是永远的别离,于是来到庭院大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吊死在东南边的树枝。

两家要求将他们夫妻二人合葬,结果合葬在华山旁。坟墓东西两边种植着松柏,左右两侧栽种梧桐。各种树枝枝枝相覆盖,各种树叶叶叶相连通。中间又有一对双飞鸟,鸟名本是叫鸳鸯,它们抬起头来相对鸣叫,每晚都要鸣叫一直叫到五更。过路的人都停下脚步仔细听,寡妇惊起更是不安和彷徨。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以此为鉴戒千万不要把它忘。

注释

1、建安中:建安年间(196—219)。建安,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

2、庐江:汉代郡名,郡城在今安徽潜山一带。

3、遣:女子出嫁后被夫家休弃回娘家。

4、云尔:句末语气词。如此而已。

5、徘徊(pái huái):来回走动。汉代乐府诗常以飞鸟徘徊起兴,以写夫妇离别。

6、素:白绢。这句话开始到“及时相遣归”是焦仲卿妻对仲卿说的。

7、箜篌(kōnghóu):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如筝、瑟。

8、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儒家的经书。

9、守节:遵守府里的规则。

10、断:(织成一匹)截下来。

11、大人故嫌迟:婆婆故意嫌我织得慢。大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婆婆。

12、不堪:不能胜任。

13、徒:徒然,白白地。

14、施:用。

15、白公姥(mǔ):禀告婆婆。白,告诉,禀告。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婆婆。

16、薄禄相:官禄微薄的相貌。

17、结发:束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

18、始尔:刚开始。尔,助词,无义。一说是代词,这样。

19、致不厚:招致不喜欢。致,招致。厚,厚待。这里是“喜欢”的意思。

20、区区:小,这里指见识短浅。

21、自专由:与下句“汝岂得自由”中的“自由”都是自作主张的意思。专,独断专行。由,随意,任意。

22、贤:这里指聪明贤惠。

23、可怜:可爱。

24、伏惟:趴在地上想。古代下级对上级或小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25、取:通“娶”,娶妻。

26、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27、会不相从许: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会,当然,必定。

28、举言:发言,开口。

29、新妇:媳妇(不是新嫁娘)。“新妇”是汉代末年对已嫁妇女的通称。

30、报府:赴府,指回到庐江太守府。

31、下心意:低心下意,受些委屈。

32、勿复重(chóng)纷纭:不必再添麻烦吧。也就是说,不必再提接她回来的话了。

33、初阳岁:农历冬末春初。

34、谢:辞别。

35、作息: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工作。

36、伶俜(pīng)萦(yíng)苦辛: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

37、谓言:总以为。

38、卒:完成,引申为报答。

39、绣腰襦(rú):绣花的齐腰短袄。

40、葳蕤(wēi ruí):草木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短袄上刺绣的花叶繁多而美丽。

41、箱帘:箱,衣箱。帘,通“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42、后人:指府吏将来再娶的妻子。

43、遗(wèi)施:赠送,施与。

44、会因:会面的机会。

45、严妆:整妆,郑重地梳妆打扮。

46、通:次,遍。

47、蹑(niè):踩,踏,这里指穿鞋。

48、玳瑁(dài mào):一种同龟相似的爬行动物,甲壳可制装饰品。

49、珰(dāng):耳坠。

50、昔作女儿时:以下八句是仲卿妻对焦母告别时说的话。

51、野里:乡间。

52、兼愧:更有愧于……

53、却:从堂上退下来。

54、扶将:扶持,搀扶。这里是服侍的意思。

55、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朝时候,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56、隐隐:和下面的“甸甸”都是象声词,指车声。

57、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这是府吏对兰芝说的话。

58、区区:这里是诚挚的意思,与上面“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意思不同。

59、若见录:如此记住我。见录,记着我。见,被。录,记。

60、纫:通“韧”,柔韧牢固。61、亲父兄:即同胞兄。

62、逆:逆料,想到将来。

63、劳劳:怅惘若失的样子。

64、颜仪:脸面,面子。

65、拊(fǔ)掌:拍手,这里表示惊异。

66、子自归:你自己回来。意思是,没料到女儿竟被驱遣回家。古代女子出嫁以后,一定要娘家得到家的同意,派人迎接,才能回娘家。下文“不迎而自归”,也是按这种规矩说的责备的话。

67、无誓违:不会有什么过失。誓,似应作“諐”。諐,古“愆(qiān)”字。愆违,过失。

68、悲摧:悲痛,伤心。

69、窈窕(yǎo tiǎo):容貌体态美好的样子。

70、便(pián)言多令才:口才很好,又多才能。便言,很会说话。令,美好。

71、丁宁:嘱咐我。丁宁,嘱咐,后写作“叮咛”。

72、非奇:不宜,不妥。

73、断来信:回绝来做媒的人。断,回绝。信,使者,指媒人。

74、更谓之:再谈它。之,指再嫁之事。

75、适:出嫁。

76、不堪:这里是“不能做”的意思。

77、媒人去数日……丞籍有宦官:这几句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因此无法解释清楚。这里列出部分字的意义解释:寻,随即,不久。丞,县丞,官名。承籍,承继先人的仕籍。宦官,即“官宦”,指做官的人。

78、娇逸:娇美文雅。

79、主簿:太守的属官。

80、作计:拿主意,打算。

81、量(liáng):考虑。

82、否(pǐ)泰:都是《易经》中的卦名。这里指运气的好坏。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83、义郎:男子的美称,这里指太守的儿子。

84、其往欲何云:往后打算怎么办。其往,其后,将来。何云,这里指怎么办。

85、处分:处置。

86、适:依照。

87、要(yāo):相约。

88、渠(qú)会:同他相会。渠,他。一说是那种相会。渠,那。

89、登即:立即。

90、尔尔:如此如此。等于说“就这样,就这样”。

91、府君:对太守的尊称。

92、下官:县丞自称。

93、缘:缘分。

94、视历:翻看历书。

95、六合: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甲、乙、丙、丁……支,地支,子、丑、寅、卯……)合起来都相适合,这叫“六合”。

96、卿:你,指县丞。

97、交语:交相传话。

98、舫(fǎng):船。

99、龙子幡(fān):绣龙的旗帜。

100、婀娜(ē nuó):轻轻飘动的样子。

101、踯躅(zhí zhú):缓慢不进的样子。

102、青骢(cōng)马:青白杂毛的马。

103、流苏:用五彩羽毛做的下垂的缨子。

104、赍(jī):赠送。

105、杂彩:各种颜色的绸缎。

106、交广:交州、广州,古代郡名,这里泛指今广东、广西一带。

107、鲑(xié):这里是鱼类菜肴的总称。

108、郁郁:繁盛的样子。

109、适:刚才。

110、不举:办不成。

111、榻(tà):坐具。

112、晻晻(yǎnyǎn):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113、摧藏(zàng):摧折心肝。藏,脏腑。

114、人事不可量:人间的事不能预料。

115、父母:这里偏指母。

116、弟兄:这里偏指兄。

117、日胜贵:一天比一天高贵。

118、恨恨:抱恨不已,这里指极度无奈。

119、日冥冥:原意是日暮,这里用太阳下山来比喻生命的终结。

120、单:孤单。

121、故:有意,故意。

122、不良计:不好的打算(指自杀)。

123、四体:四肢,这里指身体。

124、直:意思是腰板硬朗。

125、台阁:原指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重府。

126、情何薄:怎能算是薄情。

127、乃尔立:就这样决定。

128、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举行婚礼的地方。

129、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130、黄昏:古时计算时间按十二地支将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时至9时)。下句的“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9时至11时)。

131、华山:庐江郡内的一座小山。

132、交通: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

133、驻足:停步。

134、谢:告诉。

赏析

《孔雀东南飞》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然而,他们没有成功。这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仲卿与焦母刘兄不同的是:刘焦的爱情理想与这些封建教条)中突,而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并不是处于打倒孔家店的五四运动时期,而是处于中国地主阶级还有着远大前途,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转移或否定实践意义上的客观作用。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们二人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们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们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

所以,刘、焦之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义,揭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试想,兰芝如果直说要死,这个弱女子势必会遭到暴力的约束,被强迫成婚。而仲卿的情况自然与兰芝不同,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于此可立见焦母的蛮横:“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

诗中,简洁的人物行动刻画,有助于形象的鲜明;精炼的抒情性穿插,增强了行文的情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另外,辞焦母不落泪,而辞小姑落泪,也可见兰芝的倔强。焦仲卿的形象刻画也是如此,他送兰芝到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一片真情。闻知兰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诗篇用马悲渲染衬托他内心的强烈痛苦。临死前“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顾念,这里愈见他的诚正与善良。在整篇诗中,类似上述的动作刻画还有一些,笔墨虽不多,却极精粹。兰芝死时,义无反顾,“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仲卿死时,顾念老母,“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些不同的动作细节,都切合各自的性格与处境。同样是母亲,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泼辣,刘母见兰芝回家时惊异而“大拊掌”的温和,对性格的描绘来说寥寥几笔已极传神。抒情性穿插较之动作刻画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笔。“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增添了悲剧气氛。“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画龙点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们对焦、刘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训式的全诗结尾,也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作者的同情与期望。这些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的抒情性穿插,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诗的感情色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倾向性通过这种艺术方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仲卿夫妇两入之间的关系构成;另一条线索由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的关系构成,在全诗中占主导地位。

诗中的矛盾冲突在刘、焦夫妇同焦母刘兄之间展开。这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冲突,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兰芝辞婆一段,是第二次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兰芝拒婚,是第三次冲突,在兰芝与其兄之间展开,突出了兰芝富贵不能淫的坚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别母一段,写出了阿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这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特别是主角兰芝,她的坚决抗争,影响与决定了仲卿的态度与斗争。

兰芝与仲卿的感情纠葛是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展开的。第一段兰芝的诉苦,表现了她对仲卿的信赖,也交代了矛盾冲突的背景。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的话别,反映了仲卿的不舍、兰芝的温情。第二次冲突兰芝辞婆后,仲卿的送别,充分抒写了他们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第三次冲突兰芝拒婚一段,仲卿的怨怼,兰芝的表白,他们之间的诀别,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死不渝的爱情。由此可见,上述两条线索,有主有从,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人物命运的交代。

此诗在结构上的细密还表现在呼应映衬上。诗中在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的确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也加强了阅读这篇作品时浑然一体的感觉。此外,兰芝别仲卿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也在诗中有暗伏、有照应,显示了结构上的精细和诗思的缜密。

《孔雀东南飞》细针密线的结构特色,得力于繁简得当的剪裁。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头绪纷繁,若不加剪裁,使之集中,就会散漫无所归统。“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于此可悟裁剪法也。”裁剪中最易引入误入迷途的就是这些所谓若不可少却不关篇意的材料。其实,一些表面看来必不可少的材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材料和最需花费笔墨的材料。有些只需略作交代就行了,如诗中两家家势、死后家人悲恸后悔等等。这里,关键是抓住“篇中意”对诗材加以选择,组织,突出主要线索、主要人物、主要情意。

诗中对详写部分的处理是极为出色的。仲卿求母失败,刘焦之间话别,兰芝辞婆和太守迎亲等,都是浓笔重彩的段落。这些段落在整个长诗中都是直接关系到刘焦爱情悲剧的关键内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感情的宣泄,对题意的显示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更妙的是,这样的浓笔重彩,在全诗自然、朴实、流畅的基本风格中,起到了丰富色彩的作用,使整个描述的节奏疏密有致,快慢有度。

背景

写作年代

《孔雀东南飞》的写作年代,历来有所争论。根据此诗“小序”,应是汉末建安时代的作品,故属“汉乐府”范围。

刘克庄《后村诗话》云:“《焦仲卿妻》诗,六朝人所作也。《木兰诗》唐人所作也。《乐府》惟此二篇作叙事体,有始有卒,虽词多质俚,然有古意。”刘克庄指出此诗为六朝人作品,但也没有举出什么理由,所以刘说影响不大。

1924年,梁启超为了欢迎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北京作了一次演讲,提到《孔雀东南飞》的写作年代问题,他说:“像《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一类的作品,都起于六朝,前此却无有。(《孔雀东南飞》向来都认为汉诗,但我疑心是六朝的,我别有考证。)《佛本行赞》现在译成四本,原来只是一首诗。……六朝人几于人人共读。那种热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输入我们诗人的心灵中当然不少,只恐《孔雀东南飞》一路的长篇叙事抒情诗,也间接受着影响吧?”(见《印度与中国文化之亲属关系》讲稿,北京《晨报》)此说在文学界颇多影响。

梁启超说的“别有考证”后来也未见发表,倒是发表了否定自己的看法。他说:“刘克庄《后村诗话》疑这诗非汉人作品。他说汉人没有这种长篇叙事诗,应为六朝人拟作。我从前也觉此说新奇,颇表同意。但仔细研究,六朝人不会有此朴拙笔墨。原序说焦仲卿是建安时人,若此诗作于建安末年,便与魏的黄初紧相衔接。那时候如蔡琰的《悲愤诗》,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都是篇幅很长。然则《孔雀东南飞》也有在那时代写成的可能性,我们还是不翻旧案的好。(见《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后来仍有不少人主张《孔雀东南飞》作于六朝的。各种考证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一、根据《酉阳杂俎》和《北史·齐本纪》,指出诗里“新妇入青庐”的“青庐”,是北朝新婚时的习俗。二、根据《宋书·臧质传》和《乐府诗集》,证明诗中“四角龙子幡”是南朝的风尚。三、诗中有“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的句子,认为庐江的人绝不会葬到陕西华山去,华山在这里只是一个借喻,是袭用了宋少帝时“华山畿”的故事。根据这些理由,认为汉朝的诗里是不可能出现六朝的习俗、风尚和事迹的,《孔雀东南飞》的这些内证,就透露了自己问世的年代。

但是这些论证仍然比较牵强,不足以构成完整的理由。因为:一、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礼异》中虽记有“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妇。”但这段话只能证明北朝有这种婚礼,却不能证明北朝以前没有这种婚礼。“青庐”汉代已有,《世说新语·假谲》中记曹操故事时已有“青庐”之名出现,也说明“青庐”已用于汉末,而非始于北朝,只是北朝袭用汉俗而已。二、《宋书·臧质传》、《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中虽然有“龙子蟠”的记载,但“幡”在汉末已很流行,传喻信命,表题官号,用的就是这种四角旗。“龙幡”曾见于《三国志·吴志》。所以《孔雀东南飞》中出现“四角龙子幡”是很自然的事,不能说它是南朝独有的风尚。三、“孔雀东南飞”与“华山畿”故事中的殉情情节,类型相同,都是民间传说中的典型。“孔雀东南飞”故事的地点在庐江,“华山畿”故事的地点南徐在今镇江。中国各地小山同名的很多,不一定“孔雀东南飞”就是袭用了“华山畿”的地名,借喻之说,也不确切。

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谓:“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历来有许多争论,或以为汉末人作。今按,根据原序,此诗基本上当成于汉末;惟民间乐府本为集体创作,在流传中总会经过不断的丰富和修改,自然随时有增附润饰的可能,故诗中不免有汉以后的风俗习惯等描写羼入,不得因此即武断为六朝人之作。至其被收入《玉台新咏》,则表示此诗最终写定的时间必在徐陵之前。”

以上为此诗写作年代的争论情况,但通常仍根据《玉台新咏》所载“小序”,认为是汉末之作。

社会环境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主要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刘兰芝一边,表现出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朝日出邯郸。

照我丛台端。

中有倾城艳。

顾景织罗纨。

延躯以纤约。

遗视若回澜。

瑶装映层绮。

金服炫雕栾。

幸有同匡好。

西仕服秦官。

宝剑垂玉贝。

汗马饰金鞍。

萦场类转雪。

逸控写腾鸾。

罗衣夕解带。

玉钗暮垂冠。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

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

坐痛筋骸憯,旁嗟物候殊。

雨蒸虫沸渭,浪涌怪睢盱。

索绠飘蚊蚋,蓬麻甃舳舻。

短檐苫稻草,微俸封渔租。

泥浦喧捞蛤,荒郊险斗貙。

鲸吞近溟涨,猿闹接黔巫。

芒屩泅牛妇,丫头荡桨夫。

酢醅荷裹卖,醨酒水淋沽。

舞态翻鸲鹆,歌词咽鹧鸪。

夷音啼似笑,蛮语谜相呼。

江郭船添店,山城木竖郛。

吠声沙市犬,争食墓林乌。

犷俗诚堪惮,妖神甚可虞。

欲令仁渐及,已被疟潜图。

膳减思调鼎,行稀恐蠹枢。

杂莼多剖鳝,和黍半蒸菰。

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

芋羹真暂淡,bJ炙漫涂苏。

炰鳖那胜羜,烹鯄只似鲈。

楚风轻似蜀,巴地湿如吴。

气浊星难见,州斜日易晡。

通宵但云雾,未酉即桑榆。

瘴窟蛇休蛰,炎溪暑不徂。

伥魂阴叫啸,鵩貌昼踟蹰。

乡里家藏蛊,官曹世乏儒。

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繻.椎髻抛巾帼,镩刀代辘轳。

当心鞙铜鼓,背弝射桑弧。

岂复民氓料,须将鸟兽驱。

是非浑并漆,词讼敢研朱。

陋室鸮窥伺,衰形蟒觊觎。

鬓毛霜点合,襟泪血痕濡。

倍忆京华伴,偏忘我尔躯。

谪居今共远,荣路昔同趋。

科试铨衡局,衙参典校厨。

月中分桂树,天上识昌蒲。

应召逢鸿泽,陪游值赐酺.心唯撞卫磬,耳不乱齐竽。

海岱词锋截,皇王笔阵驱。

疾奔凌騕褭,高唱轧吴歈.点检张仪舌,提携傅说图。

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并取千人特,皆非十上徒。

白麻云色腻,墨诏电光粗。

众口贪归美,何颜敢妒姝。

秦台纳红旭,酆匣洗黄垆。

谏猎宁规避,弹豪讵嗫嚅。

肺肝憎巧曲,蹊径绝萦迂。

誓遣朝纲振,忠饶翰苑输。

骥调方汗血,蝇点忽成卢。

遂谪栖遑掾,还飞送别盂。

痛嗟亲爱隔,颠望友朋扶。

狸病翻随鼠,骢羸返作驹。

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瓶罄罍偏耻,松摧柏自枯。

虎虽遭陷阱,龙不怕泥涂。

重喜登贤苑,方欣佐伍符。

判身入矛戟,轻敌比锱铢。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

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

舟败罂浮汉,骖疲杖过邘。

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岖。

馈饷人推辂,谁何吏执殳。

拔家逃力役,连锁责逋诛。

防戍兄兼弟,收田妇与姑。

缣缃工女竭,青紫使臣纡。

望国参云树,归家满地芜。

破窗尘ej々,幽院鸟呜呜。

祖竹丛新笋,孙枝压旧梧。

晚花狂蛱蝶,残蒂宿茱萸。

始悟摧林秀,因衔避缴芦。

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

鹓鹭方求侣,鸱鸢已吓雏。

征还何郑重,斥去亦须臾。

迢递投遐徼,苍黄出奥区。

通川诚有咎,湓口定无辜。

利器从头匣,刚肠到底刳。

薰莸任盛贮,稊稗莫超逾。

公干经时卧,钟仪几岁拘。

光阴流似水,蒸瘴热于炉。

薄命知然也,深交有矣夫。

救焚期骨肉,投分刻肌肤。

二妙驰轩陛,三英咏袴襦。

李多嘲蝘蜓,窦数集蜘蛛。

数子皆奇货,唯予独朽株。

邯郸笑匍匐,燕蒯受揶揄。

懒学三闾愤,甘齐百里愚。

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学问徒为尔,书题尽已于。

别犹多梦寐,情尚感凋枯。

近喜司戎健,寻伤掌诰徂。

士元名位屈,伯道子孙无。

旧好飞琼翰,新诗灌玉壶。

几催闲处泣,终作苦中娱。

廉蔺声相让,燕秦势岂俱。

此篇应绝倒,休漫捋髭须。

东南应眷倚。

当年丽绝,今其余几。

云锦飘香,好在藕花十里。

六月长安徂暑,只一雨、滂沱都洗。

君好为。

携将苏醒,三吴生齿。

总道秦蜀讴吟,但消得雍容,笑谈而致。

稍待秋风,也拟买舟东逝。

收拾尘编蠹简,更饱看、江山奇伟。

歌盛美。

还送往趋天陛。

柏梁冠南山。

桂宫耀北泉。

晨风拂幨幌。

朝日照闺轩。

美人卧屏席。

怀兰秀瑶璠。

皎洁秋松气。

淑德春景暄。

雁南飞,飞且鸣。

我不爱尔绝汉排云之健翼,爱尔秋来意气各有适,江湖万里同风声,风声万里秋萧索,山乡田荒水乡薄。

不应专为稻梁来,得饱自住今亦乐。

群飞潦唳奈尔何,青天茫茫无网罗。

谁知世有苦心者,夜半闻声悲转多。

雁南飞,劝尔飞时莫近征妇舍,手触边衣添泪下。

更莫飞近贫士屋,弦绝樽空怨凄独。

雁南飞,飞且止,世事惊人例如此。

我昔扁舟五湖水,年年见尔秋风裹。

如今未断少年情,一度雁来心一惊。

今年雁来明年去,明年去去江南路。

欲将书寄去边人,明年认作书回处。

百亩胥峰,道是子胥磨剑处,嶙峋白石几番童。

时有兔狐踪。

山前万个长松树。

下有高人琴剑墓。

周回苍桧四时青。

红日战涛声。

旄头光垂北风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华清晓巡朔方,咸阳宫殿生荆杞。

胡儿解鞍留汉土,凝碧池头日歌舞。

一朝忽弃洪河南,来归舆图丞相府。

当初乱离谁料此,南北中分指淮水。

天暌地隔十五年,不知中原复何似。

至今兵罢关泥开,始有北客中原来。

历言王侯故第宅,瓦砾半在高台摧。

最怜长杨与宣曲,树木荒凉迷御宿。

上林苑废花自开,辇路春回草还绿。

宫中千门万户空,兽扉凝尘生网虫。

遗民相对向天泣,耳冷不闻长乐钟。

外城白尽无人行,当道往往狐狸鸣。

天阴日暮闻鬼哭,万家经乱今一存。

呜呼上帝白玉京,繁华扫地令人惊。

此生复识太平象,不及百年终未能。

世人宁有金石坚,定恐不见全盛年。

出门恍惚忘南北,故国何在山连天。

岂意扬雄一区宅,城破萧条尚如昔。

闭门风雨长蓬蒿,榱桷多年亦倾侧。

户牖尚带沙场尘,小儿犹学胡笳声。

四邻半已易新主,存者无复当时人。

城北凄凉九原路,往往停车不忍去。

幸无樵牧犯松柏,那有鲜卑护置墓。

春风冢木生苍烟,北望拜泣还欣然。

向来艰难谁得免,独我获此真天怜。

君不见开成相国玉杯第,甘露变兴巢亦毁。

又不见骊山筑坟葬祖龙,牧儿盗入焚其中。

儒生虑远无后忧,生居敝庐死山丘。

五世相传盖有道,中无所欲人何求。

迩来天涯倦为客,角巾行卜东归日。

里中耆旧今已无,忍听邻人更吹笛。

扶桑升朝晖。

照此高台端。

高台多妖丽。

濬房出清颜。

淑貌耀皎日。

惠心清且闲。

美目扬玉泽。

蛾眉象翠翰。

鲜肤一何润。

秀色若可餐。

窈窕多容仪。

婉媚巧笑言。

暮春春服成。

粲粲绮与纨。

金雀垂藻翘。

琼佩结瑶璠。

方驾扬清尘。

濯足洛水澜。

蔼蔼风云会。

佳人一何繁。

南崖充罗幕。

北渚盈軿轩。

清川含藻景。

高岸被华丹。

馥馥芳袖挥。

泠泠纤指弹。

悲歌吐清响。

雅舞播幽兰。

丹唇含九秋。

妍迹陵七盘。

赴曲迅惊鸿。

蹈节如集鸾。

绮态随颜变。

沈姿无定源。

俯仰纷阿那。

顾步咸可欢。

遗芳结飞飙。

浮景映清湍。

冶容不足咏。

春游良可叹。

玉溪秋月浸寒波。

忍持酒、重听骊歌。

不堪对、绿阴飞阁,月下羞蛾。

夜深惊鹊转南柯。

惨别意、无奈愁何。

他年事、不须重问,转更愁多。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

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

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

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

空有恨,萦怀抱。

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

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

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

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

坐痛筋骸憯,旁嗟物候殊。

雨蒸虫沸渭,浪涌怪睢盱。

索绠飘蚊蚋,蓬麻甃舳舻。

短檐苫稻草,微俸封渔租。

泥浦喧捞蛤,荒郊险斗貙。

鲸吞近溟涨,猿闹接黔巫。

芒屩泅牛妇,丫头荡桨夫。

酢醅荷裹卖,醨酒水淋沽。

舞态翻鸲鹆,歌词咽鹧鸪。

夷音啼似笑,蛮语谜相呼。

江郭船添店,山城木竖郛。

吠声沙市犬,争食墓林乌。

犷俗诚堪惮,妖神甚可虞。

欲令仁渐及,已被疟潜图。

膳减思调鼎,行稀恐蠹枢。

杂莼多剖鳝,和黍半蒸菰。

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

芋羹真暂淡,飀炙漫涂苏。

炰鳖那胜羜,烹鯄只似鲈。

楚风轻似蜀,巴地湿如吴。

气浊星难见,州斜日易晡。

通宵但云雾,未酉即桑榆。

瘴窟蛇休蛰,炎溪暑不徂。

伥魂阴叫啸,鵩貌昼踟蹰。

乡里家藏蛊,官曹世乏儒。

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繻。

椎髻抛巾帼,镩刀代辘轳。

当心鞙铜鼓,背弝射桑弧。

岂复民氓料,须将鸟兽驱。

是非浑并漆,词讼敢研朱。

陋室鸮窥伺,衰形蟒觊觎。

鬓毛霜点合,襟泪血痕濡。

倍忆京华伴,偏忘我尔躯。

谪居今共远,荣路昔同趋。

科试铨衡局,衙参典校厨。

月中分桂树,天上识昌蒲。

应召逢鸿泽,陪游值赐酺。

心唯撞卫磬,耳不乱齐竽。

海岱词锋截,皇王笔阵驱。

疾奔凌騕褭,高唱轧吴歈。

点检张仪舌,提携傅说图。

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并取千人特,皆非十上徒。

白麻云色腻,墨诏电光粗。

众口贪归美,何颜敢妒姝。

秦台纳红旭,酆匣洗黄垆。

谏猎宁规避,弹豪讵嗫嚅。

肺肝憎巧曲,蹊径绝萦迂。

誓遣朝纲振,忠饶翰苑输。

骥调方汗血,蝇点忽成卢。

遂谪栖遑掾,还飞送别盂。

痛嗟亲爱隔,颠望友朋扶。

狸病翻随鼠,骢羸返作驹。

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瓶罄罍偏耻,松摧柏自枯。

虎虽遭陷阱,龙不怕泥涂。

重喜登贤苑,方欣佐伍符。

判身入矛戟,轻敌比锱铢。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

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

舟败罂浮汉,骖疲杖过邘。

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岖。

馈饷人推辂,谁何吏执殳。

拔家逃力役,连锁责逋诛。

防戍兄兼弟,收田妇与姑。

缣缃工女竭,青紫使臣纡。

望国参云树,归家满地芜。

破窗尘,幽院鸟呜呜。

ll祖竹丛新笋,孙枝压旧梧。

晚花狂蛱蝶,残蒂宿茱萸。

始悟摧林秀,因衔避缴芦。

文房长遣闭,经肆未曾铺。

鹓鹭方求侣,鸱鸢已吓雏。

征还何郑重,斥去亦须臾。

迢递投遐徼,苍黄出奥区。

通川诚有咎,湓口定无辜。

利器从头匣,刚肠到底刳。

薰莸任盛贮,稊稗莫超逾。

公干经时卧,钟仪几岁拘。

光阴流似水,蒸瘴热于炉。

薄命知然也,深交有矣夫。

救焚期骨肉,投分刻肌肤。

二妙驰轩陛,三英咏袴襦。

李多嘲蝘蜓,窦数集蜘蛛。

数子皆奇货,唯予独朽株。

邯郸笑匍匐,燕蒯受揶揄。

懒学三闾愤,甘齐百里愚。

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学问徒为尔,书题尽已于。

别犹多梦寐,情尚感凋枯。

近喜司戎健,寻伤掌诰徂。

士元名位屈,伯道子孙无。

旧好飞琼翰,新诗灌玉壶。

几催闲处泣,终作苦中娱。

廉蔺声相让,燕秦势岂俱。

此篇应绝倒,休漫捋髭须。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月到东南秋正半。

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

谁起水精帘下看。

风前隐隐闻箫管。

凉露湿衣风拂面。

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

苑柳宫槐浑一片。

长门西去昭阳殿。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接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

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

水市通阛阓,烟村混舳舻。

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

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

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

楼暗攒猖妇,堤喧簇贩夫。

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沽。

见果多卢橘,闻禽悉鹧鸪。

山歌猿独叫,野哭鸟相呼。

岭徼云成栈,江郊水当郛。

月移翘柱鹤,风泛飐樯乌。

鳌碍潮无信,蛟惊浪不虞。

鼍鸣江擂鼓,蜃结气浮图。

树裂山魈穴,沙含水弩枢。

喘牛犁紫芋,羸马放青菰。

绣面谁家婢?

鸦头几岁奴?

泥中采菱芡,烧后拾樵苏。

鼎腻愁烹鳖,盘腥厌脍鲈。

钟仪徒恋楚,张翰浪思吴。

气序凉还热,光阴旦复晡。

身方逐萍梗,年欲近桑榆。

渭北田园废,江西岁月徂。

忆归恒惨澹,怀旧忽踟蹰。

自念咸秦客,尝为邹鲁儒。

蕴藏经国术,轻弃度关繻。

赋力凌鹦鹉,词锋敌辘轳。

战文重掉鞅,射策一弯弧。

崔杜鞭齐下,元韦辔并驱。

名声逼杨马,交分过萧朱。

世务轻摩揣,周行窃觊觎。

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共遇升平代,偏惭固陋躯。

承明连夜直,建礼拂晨趋。

美服颁王府,珍羞降御厨。

议高通白虎,谏切伏青蒲。

柏殿行陪宴,花楼走看酺。

神旗张鸟兽,天籁动笙芋。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

定场排越伎,促坐进吴觎。

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

歌鬟低翠羽,舞汗堕红珠。

别选闲游伴,潜招小饮徒。

一杯愁已破,三盏气弥粗。

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

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

论笑杓胡律,谈怜巩嗫嚅。

李酣犹短窦,庾醉更蔫迂。

鞍马呼教住,骰盘喝遣输。

长驱波卷白,连掷采成卢。

[骰盘、卷白波、莫走、鞍马,皆当时酒令。

]筹并频逃席,觥严别置盂。

满卮那可灌,颓玉不胜扶。

入视中枢草,归乘内厩驹。

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

日近恩虽重,云高势却孤。

翻身落霄汉,失脚倒泥涂。

博望移门籍,浔阳佐郡符。

[予自太子赞善大夫出为江州司马。

]时情变寒暑,世利算锱铢。

即日辞双阙,明朝别九衢。

播迁分郡国,次第出京都。

[十年春,微之移佐通州。

其年秋,予出佐浔阳。

明年秋,杓直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果州,韦大出牧开州。

]秦岭驰三驿,商山上二邘。

[商山险道中,有东西二邘。

]岘阳亭寂寞,夏口路崎岖。

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执殳。

江关未撤警,淮寇尚稽诛。

[时淮西未平,路经襄、鄂二州界,所见如此。

]林对东西寺,山分大小姑。

[东林、西林寺在庐山北。

大姑、小姑在庐山南彭蠡湖中。

]庐峰莲刻削,湓浦带萦纡。

[莲花峰在庐山北,湓水在江城南。

何逊诗云:"湓城对湓水,湓水萦如带。

”]九派吞青草,孤城覆绿芜。

[浔阳江九派,南通青草、洞庭湖。

南方城壁多以草覆。

]黄昏钟寂寂,清晓角呜呜。

春色辞门柳,秋声到井梧。

残芳悲鶗鴂,暮节感茱萸。

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

波红日斜没,沙白月平铺。

几见林抽笋,频惊燕引雏。

岁华何倏忽,年少不须臾。

眇默思千古,苍茫想八区。

孔穷缘底事?

颜夭有何辜?

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

穷通应已定,圣哲不能逾。

况我身谋拙,逢他厄运拘。

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险阻尝之矣,栖迟命也夫。

沉冥消意气,穷饿耗肌肤。

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

书床鸣蟋蟀,琴匣网蜘蛛。

贫室如悬磬,端忧剧守株。

时遭人指点,数被鬼揶揄。

兀兀都疑梦,昏昏半是愚。

女惊朝不起,妻怪夜长吁。

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

自然悲聚散,不是恨荣枯。

去夏微之疟,今春席八殂。

天涯书达否?

泉下哭知无?

[去年闻元九瘴疟,书去竟未报。

今春闻席八殁。

久与还往,能无恸矣。

]谩写诗盈卷,空盛酒满壶。

只添新怅望,岂复旧欢娱。

壮志因愁灭,衰容与病俱。

相逢应不识,满颌白髭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