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

    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

    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

    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

    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

    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卢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是仙。

  •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是孰使之然哉?

    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

    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

    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

    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

    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轼曰:“不然!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

    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

    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

    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

    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

    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

    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

    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

    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

    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