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

    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馈岁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讙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

    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

    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著枝。

  • 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

    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

    念此惘然,故作此词。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

    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

    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

    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

    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

    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酹羽觞江口。

    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