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 东武望馀杭。

    云海天涯两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

    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

    堕泪羊公却姓杨。

  •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

    自古同功一体之人,英雄豪杰之士,世乱则藉以剪伐,承平则理必猜疑,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

    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所指城邑响应,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

    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

    先兄伯符嗣命,驰驱锋镝,周旋江汉,岂有他哉?

    上以雪天子之耻,下以毕先将军之志耳。

    不意袁术亦僭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

    不以权不肖,使统部曲,以卒先臣之志。

    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

    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

    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

    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

    仆与公有婚姻之旧,加之同好相求,然自闻求九锡,纳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

    刘备之兵虽少,然仆观其为人,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余风,辅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义不替曩昔,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

    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国中文武之事,尽以委之,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

    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仆与刘备,实有唇齿相须之势。

    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吴、蜀皆存也。

    今使仆取蜀,是吴不得独存也。

    蜀亡,吴亦随之矣。

    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

    足下意何以异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

    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

    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

    纵公不见害,交锋两阵之间,所杀过当,今其父兄子弟,实在公侧,怨仇多矣,其能安乎?

    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

    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下杀之如皂隶,岂复有爱于权!

    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

    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

    圣明天纵,学问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

    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

    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但其不幸,仕不遇时。

    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

    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

    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

    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

    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

    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

    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

    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

    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

    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

    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

    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

    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

    如贽之论,开卷了然。

    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

    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

    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

    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

    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

    清圜。

    谁弹。

    响空山。

    无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 贤哉令尹。

    三仕已之无喜愠。

    我独何人。

    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

    二顷良田无觅处。

    归去来兮。

    待有良田是几时。

  • 雨霰疏疏经泼火。

    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

    杏子梢头香蕾破。

    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

    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

    绕遍回廊还独坐。

    月笼云暗重门锁。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携手江村。

    梅雪飘裙。

    情何限、处处消魂。

    故人不见,旧曲重闻。

    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

    别来相忆,知是何人。

    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