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 华胥梦断人何处。

    听得莺啼红树。

    几点蔷薇香雨。

    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

    片片著人无数。

    楼上望春归去。

    芳草迷归路。

  •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

    自古同功一体之人,英雄豪杰之士,世乱则藉以剪伐,承平则理必猜疑,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

    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所指城邑响应,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

    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

    先兄伯符嗣命,驰驱锋镝,周旋江汉,岂有他哉?

    上以雪天子之耻,下以毕先将军之志耳。

    不意袁术亦僭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

    不以权不肖,使统部曲,以卒先臣之志。

    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

    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

    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

    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

    仆与公有婚姻之旧,加之同好相求,然自闻求九锡,纳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

    刘备之兵虽少,然仆观其为人,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余风,辅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义不替曩昔,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

    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国中文武之事,尽以委之,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

    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仆与刘备,实有唇齿相须之势。

    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吴、蜀皆存也。

    今使仆取蜀,是吴不得独存也。

    蜀亡,吴亦随之矣。

    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

    足下意何以异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

    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

    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

    纵公不见害,交锋两阵之间,所杀过当,今其父兄子弟,实在公侧,怨仇多矣,其能安乎?

    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

    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下杀之如皂隶,岂复有爱于权!

    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

    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 贤哉令尹。

    三仕已之无喜愠。

    我独何人。

    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

    二顷良田无觅处。

    归去来兮。

    待有良田是几时。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

    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

    清圜。

    谁弹。

    响空山。

    无言。

    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

    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

    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