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蝶恋花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

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

昏昏雪意云垂野。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 ”,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在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 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 ”,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 ”,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 ”。“寂寞山城人老也 ”是一句过片,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 ”,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 ,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 ”,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 ,民不聊生 。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 。他在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在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 ,阴霾欲雪 。“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苏轼这首《蝶恋花 》,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别后相思无限忆。

欲说相思,要见终无计。

拟写相思持送似。

如何尽得相思意。

眼底相思心里事。

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

多少相思都做泪。

一齐泪损相思字。

老去怕寻年少伴。

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

公子看花朱碧乱。

新词搅断相思怨。

凉夜愁肠千百转。

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

毕竟啼鸟才思短。

唤回晓梦天涯远。

小阁阴阴人寂后。

翠幕褰风,烛影摇疏牖。

夜半霜寒初索酒。

金刀正在柔荑手。

彩薄粉轻光欲透。

小叶尖新,未放双眉秀。

记得长条垂鹢首。

别离情味还依旧。

濯足万里流者,子可以当之。

崔生来辱手帖,欢感无已,因忆往年寿吾子乐章,用其韵以道其歆慕之怀,且奉一笑云我似漏卮长不满。

暮侧朝翻,自笑天机浅。

君似宝珠无可拣。

暑天不热冬还暖。

神欲逍遥心欲散。

咫尺幽栖,回首云霄远。

千古风流嵇与阮。

梨叶初红婵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彻。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虫吟秋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珠帘夜夜朦胧月。

多病多愁心性软。

自上疏帘,怕隔双飞燕。

梦觉绿窗花影畔。

起来翻喜茶瓯浅。

香压玉炉消欲断。

情绪厌厌,犹傍琴书懒。

瞥见壁间蜗引篆。

黄鹂占高枝,蝴蝶恋芳草,达人能岸胡,儿女被春恼。

和风吹衣裳,白日照怀抱。

天地为我园,众目一何小。

东皇行仲月,南极现朱鸟。

虞帝被袗衣,周五在灵沼。

天飞既览德,於{左牛台刃}亦知道。

感此弥恨长,冉冉以空老。

急鼓初锺声报晓。

楼上今朝,卷起珠帘早。

环佩珊珊香袅袅。

尘埃不到如蓬岛。

何用珠玑相映照。

韵胜形清,自有天然好。

莫向尊前辞醉倒。

松枝鹤骨偏宜老。

桂影团团光正满。

更似菱花,齐把匀娇面。

非镜非蟾君细看。

元来却是吴姬扉。

一曲阳春犹未遍。

惊落梁尘,不数莺喉啭。

好著红绡笼玉腕。

轻敲引入笙歌院。

纤手行杯红玉润。

满眼花枝,雨过胭脂嫩。

新月一眉生浅晕。

酒阑无奈添春困。

唤起醉魂君不问。

憔悴颜容,羞与花相近。

人自无情花有韵。

风光易老何须恨。

何物能令公怒喜。

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

恰似哀筝弦下齿。

千情万意无时已。

自要溪堂韩作记。

今代机云,好语花难比。

老眼狂花空处起。

银钩未见心先醉。

鱼尾霞生明远树。

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

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间风月如尘土。

剪水双眸云鬓吐。

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

此会未阑须记取。

桃花几度吹红雨。

檐溜潺潺朝复暮。

燕子衔泥,穿幕来还去。

素锦青袍知有处。

花光草色迷汀渚。

春不负人人自负。

君看流觞,只恁良宵度。

厌浥小桃如泣诉。

东风莫漫飘红雨。

檐榴潺潺朝复暮。

燕子衔泥,穿幕来还去。

素锦青袍知有处。

花光草色迷汀渚。

春不负人人自负。

君看流觞,只恁良宵度。

厌浥小桃如泣诉。

东风莫漫飘红雨。

可煞潼人真慕顾。

接得官时,只道来何暮。

岁岁何曾_得住。

遂人又见迎将去。

谩自儿曹相尔汝。

心事同时,千里元相梧。

况是棠阴随处处。

秋江夜月春空雾。

山抹修眉横绿净。

浦溆生寒,立尽梧桐影。

香灺未消帘幕静。

醉红如洗风吹醒。

一夜秋声连玉井。

梦落孤篷,已尽山阴兴。

戍角凄凉清漏永。

江南烟雨何堪省。

越水含秋光似镜。

泛我扁舟,照我纶巾影。

野鹤闲云知此兴。

无人说与沙鸥省。

回首天涯江路永。

远树孤村,数点青山暝。

梦过煮茶岩下听。

叶底蜂衙催日晚。

向晚匀妆,巧画宫眉浅。

翠幕无风香自远。

金船酌酒须教满。

未说别离魂已断。

雨幌云屏,只恐良宵短。

心事不随飞絮乱。

宦情肯把恩情换。

忽得新词深自愧。

欲记无名,未见无名例。

自古求名今却避。

不知谁与君同议。

旦昼行为昏暮睡。

我自无心,何物能吾累。

若道无名名可弃。

新草池塘烟漠漠。

一夜轻雷,拆破夭桃萼。

骤雨隔帘时一作。

余寒犹泥罗衫薄。

斜日高楼明锦幕。

楼上佳人,痴倚阑干角。

心事不知缘底恶。

对花珠泪双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