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阑干十二独凭春。

    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

    犹似当年醉里声。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

    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不枉东风吹客泪。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梦断知何处。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