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感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乎太上之忘情。

    尚飨!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

    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

    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莲芰香清。

    水面风来酒面醒。

  •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

    那堪疏雨滴黄昏。

    更特地、忆王孙。

  • 清晨帘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

    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

    犹似当年醉里声。

  •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