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

    十十五五,罗列成行。

    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

    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

    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知。

    ”“念与君别离,气结不能言。

    各各重自爱,道远归还难。

    ”“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

    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

    七月七,回首笑三郎。

  •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承辅。

    龙返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

    游环胁驱,阴靷鋈续。

    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

    骐骝是中,騧骊是骖。

    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言念君子,温其在邑。

    方何为期?

    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

    蒙伐有苑,虎韔镂膺。

    交韔二弓,竹闭绲滕。

    言念君子,载寝载兴。

    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

    民亦无恙邪?

    王亦无恙邪?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 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叶阳子无恙乎?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

    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於陵子仲尚存乎?

    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

    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

    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

    故慎制祀以为国典。

    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

    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

    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供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雨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

    夏后氏禘黄帝面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

    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

    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

    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

    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

    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

    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

    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

    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犯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

    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

    无功而祀之,非仁也;

    不知而不问,非知也。

    今兹海其有灾乎?

    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

    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

    ”使书以为三策。

  •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

    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

    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