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 枕簟溪堂冷欲秋。

    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

    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 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

    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

    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

    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篠 通:筱)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