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

    闲拨沈烟。

    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

    弹泪花前。

    愁入春见十四弦。

  •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

    先其急,后其缓;

    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

    嘉祐八年,刻於石。

    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呜呼!

    可不惧哉!

  •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

  • 纷纷堕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

    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 谁作桓伊三弄。

    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

    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

    水东流。

  •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