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腰空舞翠裙烟。

    尽日不成眠。

    花尘浪卷清昼,渐变晚阴天。

    吴社水,系游船。

    又轻年。

    东风不管,燕子初来,一夜春寒。

  •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

    暮寒如剪。

    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

    飞霙弄晚。

    荡千里、暗香平远。

    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酥莹云容夜暖。

    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

    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

    东风半面。

    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 出墙花,当路柳。

    借问芳心谁有。

    红解笑,绿能颦。

    千般恼乱春。

    北来人,南去客。

    朝暮等闲攀折。

    怜晚芳,惜残阳。

    情知枉断肠。

  •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尊前 通:樽)

  •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

    楼上谁家红袖,靠阑干无力。

    鸳鸯相对浴红衣。

    短棹弄长笛。

    惊起一双飞去,听波声拍拍。

  • 记琼林宴起,软红路、几西风。

    想汉影千年,荆江万顷,槎信长通。

    金狨。

    锦鞯赐马,又霜横、汉节枣仍红。

    细柳春阴喜色,四郊秋事年丰。

    从容。

    岁晚玉关,长不闭、静边鸿。

    访武昌旧垒,山川相缪,日费诗筒。

    兰宫。

    系书翠羽,带天香、飞下玉芙蓉。

    明月瑶笙奏彻,倚楼黄鹤声中。

  •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 曲角深帘隐洞房。

    正嫌玉骨易愁黄。

    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

    可怜人似月中孀。

  •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

    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仕而居官者罢其给。

    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

    」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

    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

    妻之族,无冻馁者;

    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

    以此而为隐君之赐乎?

    彰君之赐乎?

    」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

    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也;

    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

    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晏子为近之。

    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

    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

    况于施贤乎!

    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

    况于他人乎!

    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

    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