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

    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

    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

    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

    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

    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

    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

    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

    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

    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

    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

    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正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何则?

    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

    彼威公何人也?

    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

    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

    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

    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

    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

    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呜呼!

    仲可谓不知本者矣。

    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夫何患三子者?

    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

    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

    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

    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

    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

    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

    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

    入夜笙歌渐暖。

    彩旗翻、宜男舞遍。

    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

    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

    楚梦留情未散。

    素娥愁、天深信远。

    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

    悄无人语重帘卷。

    屏山掩梦不多时,斜风雨细江南岸。

    昼漏初传,林莺百啭。

    日长暗记残香篆。

    洞房消息有谁知,几回欲问梁间燕。

  • 吹箫人去。

    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

    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

    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

    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

    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

    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