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

    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

    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

    维鲂及鱮。

    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

    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

    騋牝三千。

  •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

    ”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

    ”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

    ”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冯谖署曰:“能。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冯谖曰:“愿之。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

    “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

    百乘,显使也。

    齐其闻之矣。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寡人不足为也;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

    ”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

    ”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

    舅犯曰:“孺子其辞焉。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父死之谓何?

    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

    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

    父死之谓何?

    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

    ”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

    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

    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

    哭而起,则爱父也。

    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

    上帝是依,无灾无害。

    弥月不迟,是生后稷。

    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稙稚菽麦。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

    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

    居岐之阳,实始剪商。

    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

    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龙旂承祀。

    六辔耳耳。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皇皇后帝!

    皇祖后稷!

    享以骍牺,是飨是宜。

    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

    牺尊将将,毛炰胾羹。

    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孝孙有庆。

    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

    保彼东方,鲁邦是尝。

    不亏不崩,不震不腾。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

    二矛重弓。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

    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

    黄发台背,寿胥与试。

    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

    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

    至于海邦,淮夷蛮貊。

    及彼南夷,莫不率从。

    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

    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

    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

    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徂徠之松,新甫之柏。

    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

    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

    君谓我欲弑君也。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

    是以为恭世子也。

  •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彼其之子,美无度。

    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美如英。

    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彼其之子,美如玉。

    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

    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

    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

    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

    民将筑台于夏氏。

    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

    ”王曰:“何故?

    ”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

    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

    ’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

    ’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

    ’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

    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

    不夺民时,不蔑民功。

    有优无匮,有逸无罢。

    国有班事,县有序民。

    ’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

    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

    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

    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

    ’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

    ’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嫔姓矣乎?

    陈,我大姬之后也。

    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

    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

    居大国之,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六年,单子如楚。

    八年,陈侯杀于夏氏。

    九年,楚子入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