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寺人披请见。

    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夫袪犹在,女其行乎!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即位,其无蒲、狄乎!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君若易之,何辱命焉?

    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公见之,以难告。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己丑晦,公宫火。

    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

    伍举为介。

    将入馆,郑人恶之。

    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既聘,将以众逆。

    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

    ”令尹使太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

    ’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

    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

    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

    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

    唯大夫图之!

    ”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

    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

    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丰氏之祧?

    ”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櫜而入。

    许之。

  •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

    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

    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钖鸾和铃,昭其声也;

    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

    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

    其若之何?”公不听。

  • 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

    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

    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 晋侯合诸侯于扈,平宋也。

    于是晋侯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

    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赵宣子曰:“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于执事。

    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

    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

    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

    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又曰:‘鹿死不择音。

    ’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

    不德,则其鹿也。

    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命之罔极,亦知亡矣。

    将悉敝赋以待于鯈,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朝于齐;

    四年,为齐侵蔡,亦获成于楚。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有罪也?

    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

    ” 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

    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

    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

    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

    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乱政亟行,所以败也。

    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

    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

    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

    ”遂往,陈鱼而观之。

    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

    ”非礼也,且言远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