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1)先师,对孔子的尊称。(2)瞻望:仰望。(3)邈:遥远。逮:赶上。(4)秉耒:手持农具。解颜:面带笑容。劝:勉励。(5)平畴:平旷的平野。(6)怀新:生意盎然。(7)岁功:一年的收获。(8)即事:眼前的劳动和景物。(9)行者无问津:用长沮的故事。意谓:现在没有象孔子那样有志于治理社会的人来问路了。(10)聊:暂且。陇亩民:耕田之人。------------------------其一(1)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2)。瞻望逸难逮,转欲志长勤(3)。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4)。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5)。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6)。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间津(7)。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8)。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9)。[注释](1)这首诗认为像孔子那样“忧道不忧贫”未免高不可攀,难以企及,不如效法长沮、桀溺洁身守节,隐居力耕。诗中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写,十分生动传神,充满浓郁的情趣。(2)先师:对孔子的尊称。遗训:遗留的教导。忧道不忧贫:君子担忧的是道不能行,而不担心自己的贫困。道:指治世之道。此句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于谋道不谋食。耕也,馁(nēi,饥饿)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3)瞻望:仰望。逸难逮:高远而难以达到。逸:远。逮:企及。志:立志于。长勤:长期勤苦。指耕作。(4)秉:持。来(lěi 垒):古代称犁上的木把。这里代指农具。时务:按时节应做的农务。解颜:笑颜。劝:劝勉,勉励。(5)平畴(chóu 筹):平坦的田野。怀新:含有新的生机。(6)量岁功:估量一年的收成。即事多所欣:谓做农活本身就令人欢欣。(7)行者无问津:没有过路之人寻问渡口在哪里。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诗人在这里是以古代隐士长沮、桀溺自比。津:渡口。(8)日入:太阳落山。相与:相伴,一道,指与农夫。壶浆:指酒。劳:慰劳。(9)聊:姑且。陇亩民:田野之人,即农夫。【译文】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诗人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17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岁久漫传龙变化,潭深谁睹剑锋芒。

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通泉白遍春。

鹤冷风亭,鸿迷烟渚,晓来雪意填空。

酿成嘉瑞,端为兆年丰。

况有神娲妙手,调和得、云彩皆同。

楼台上,铺琼缀玉。

随步广寒宫。

天公。

开地轴,八C133混一,莫辨提封。

又须教、归禽狡兽沈踪。

坐见花敷万木,谁知道、春已输工。

三杯酒,西湖父老,相与话时雍。

当时养士知何许。

总把降幡去。

汉家王气塞乾坤。

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细草疏花自在春。

庭院春深,和风翠阴。

桃花簇锦,柳线摇金。

无卢灵云徒说悟,一生埋没祖师心。

心得而真,物应而神。

幻住三昧,觉了诸尘。

洒洒落落不共法,浩浩荡荡无边身。

明明白白随流月,叶叶华华到处春。

旌旗依旧长亭路。

尊前试点莺花数。

何处捧心颦。

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

少日闻鸡舞。

诗句到梅花。

春风十万家。

时籍中有放自便者。

始信画前原有易,自从删后更无诗。

嘉玉惟芳。

嘉币惟量。

成形惟礼。

禀色随方。

神班其次。

岁礼惟常。

威仪抑抑。

率由旧章。

一尘起,大地收。

一叶落,天下秋。

甲巳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

用之亡痕,春入华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崑崙之源。

影动非幡,声扬度垣。

槎牙老树得春早,摘索好枝如雪攀。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

燕子如何却未归。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

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消息一年传一度。

万岁枝香,总是留春处。

曾倚东风娇不语。

玉阶霞袂飘飘举。

蓬莱清浅红云路。

结子新成,要荐金盘去。

一实三千须记取。

东朝宴罢回青羽。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钟鼓,_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

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

破除汤饼睡,倚赖建溪春。

-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

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

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