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

    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

    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

    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

    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

    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

    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

    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

    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

    汝魂将何之?

    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病枕不成眠,百计湛冥梦小安。

    际晓东窗鹈鴂唤,无端,一度残春一惘然。

    歌底与尊前,岁岁花枝解放颠。

    一去不回成永忆,看看,唯有承平与少年。

  •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

    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

    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

    而汝来前!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