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眼儿媚·咏红姑娘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

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

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译文

①红姑娘:酸浆之别称。多年生草,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其果实成囊状,色绛红,酸甜可食。杨慎《丹铅总录·花木·红姑娘》引明徐一夔《元故宫记》:“金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空有子,如丹珠,味酸甜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又《饮水词·丛录》云:“按红姑娘一名洛神珠,一名灯笼草,即酸浆草也。元棕搁殿前有草名红姑娘,见《清吟堂集》咏红姑娘题注。

②骚屑:风声。汉刘向《九议·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雪吸吸以湫戾。”王逸注:“风声貌。”唐高适《酬李少府》:“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③霞给:谓美艳轻柔的丝织物,此处形容红姑娘的花冠。

④靺鞨(mò lè):形容红姑娘殷红的颜色,好像是红色的宝石(红玛瑙)一样。参见《台城路·上元》注③。

⑥玉墀三句:谓元代至正年间,宫殿前种植了红姑娘,宫中女子争相采摘,又争相插戴。玉挥,宫殿前的石阶。玉墀,女子之头饰,玉制之钗,由三股合成,燕形。至正,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第三个年号(前二年号为元统、至元),即公元1341一1367年。

注释

①红姑娘:酸浆之别称。多年生草,高二三尺,叶卵形而尖,六七月开白花,其果实成囊状,色绛红,酸甜可食。杨慎《丹铅总录·花木·红姑娘》引明徐一夔《元故宫记》:“金殿前有野果,名红姑娘,外垂绛囊,中空有子,如丹珠,味酸甜可食,盈盈绕砌,与翠草同芳,亦自可爱。”又《饮水词·丛录》云:“按红姑娘一名洛神珠,一名灯笼草,即酸浆草也。元棕搁殿前有草名红姑娘,见《清吟堂集》咏红姑娘题注。

②骚屑:风声。汉刘向《九议·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雪吸吸以湫戾。”王逸注:“风声貌。”唐高适《酬李少府》:“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③霞给:谓美艳轻柔的丝织物,此处形容红姑娘的花冠。

④靺鞨(mò lè):形容红姑娘殷红的颜色,好像是红色的宝石(红玛瑙)一样。参见《台城路·上元》注③。

⑥玉墀三句:谓元代至正年间,宫殿前种植了红姑娘,宫中女子争相采摘,又争相插戴。玉挥,宫殿前的石阶。玉墀,女子之头饰,玉制之钗,由三股合成,燕形。至正,元惠宗顺帝妥欢帖睦尔第三个年号(前二年号为元统、至元),即公元1341一1367年。

赏析

元代棕搁殿前曾植野果红姑娘。如今野果依稀尚存,而元代王朝却早已沦为历史的陈迹了,故此篇作者是借咏红姑娘抒发了今昔之感。上片侧重刻画红姑娘之形色,下片则述古写怀.值得注意的是,结句点出“至正年间”,而“至正”是为元末惠宗顺帝之时。顺帝昏庸,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遂致各地义军蜂起,最后元朝灭亡,政权为朱元璋所夺。此篇末明点“至正年间”,其中所含深意是耐人寻味的。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23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祥游沙麓,庆洽瑶衣。

黄云昼聚,白气宵飞。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

仪刑赤县,演教椒闱。

陶钧万国,丹青四妃。

河洲在咏,风化攸归。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

芳心应恨赏春迟。

不会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

凭将双叶寄相思。

与看钗头何似。

闻说溪园景渐佳,遥知清兴已无涯。

饮阑归骑多乘月,雪後寻春自采花。

百啭黄鹂消永日,双飞白鸟避鸣笳。

平生喜接君酬唱,不得◇前咏落霞。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腕弱复低举。

身轻由回纵。

可谓写自欢。

方与心期共。

江湖性终在,平地难久居。

渌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

河身萦疋素,洪口转千车。

愿言弃城市,长竿夜独渔。

懒思久废诗,拨不堪酒。

强颜水石间,滥迹宾主后。

不知白浪翻,但怪青山走。

莫随使车尘,岂畏严城斗。

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

涛头倏尔过,数顷跳鯆cr.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

空怜指鱼命,遣出海边租。

节运同可悲。

莫若春气甚。

和风未及燠。

遗凉清且凛。

夕阳无赖小桥西,春事阑珊意亦迷。

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

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

尽日看诗只掩扉,出门细雨怕沾衣。

杏花已露胭脂色。

燕子如何却未归。

皇矣帝烈。

大哉兴圣。

奄有四方。

受天明命。

居上不怠。

临下惟敬。

举无諐则。

动无失正。

物从其本。

人遂其性。

昭播九功。

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

德以为政。

三趾晨仪。

重轮夕映。

栈壑忘阻。

梯山匪敻。

如曰有恒。

与天无竟。

载陈金石。

式流舞咏。

咸英韶夏。

于兹比盛。

人生无定端,万事固难料。

美好招世患,才謟过忠告。

正淑不自媚,私谒事妍笑。

入宫逾十年,嫉妒掩称道。

疎贱难来容,况复昧倾巧。

一朝见排弃,众笑蛾眉好。

驱车临出门,盛饰舒怀抱。

不怨君王远,不怨父兄老。

唯怨蛾眉悮一生,荣枯不得同百草。

春堤长,春草浅,此地吴王曾走犬。

猎场四面围画旗,红炬照辇还宫迟。

割鲜夕宴谁共食,台上西子非樊姬。

春苑年来草仍绿,韩卢已去多麋鹿。

君不见汉皇纵狗殊有功,逐兔直到乌江东。

君不见上公之鼎烹养牛,高足巨耳谁与俦。

又不见便便瓦釜煮黄独,媚此枵然转雷腹。

养牛大嚼良快意,老儒那月王侯鼻。

黄独饱火正可怜,自捉长才宁用钱。

太希先,阿坰赠君北湖歙州钵,天遣吾人个中活。

撑肠等取一生足,养牛何曾异黄独。

要须以铁为脊梁,才可提渠示诸方。

应笑连床并头颅,五更戢戢听木鱼。

太希先,尔时勿作随堂解,真是穷年粥饭债。

羁臣白发无住著,瀹腐舂陈俱未错。

客来摩挲浑不嗔,慎勿角吾红麒麟。

南徐祖令侬自知,雪打西庵尝豆糜。

离离水上蒲。

结水散为珠。

间厕秋菡萏。

出入春鳬雏。

初萌实雕俎。

暮蕋杂椒涂。

所悲塘上曲。

遂铄黄金躯。

衣染莺黄。

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

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

檐露滴,竹风凉。

拚剧饮淋浪。

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

知音见说无双。

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

些个事,恼人肠。

试说与何妨。

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本生潮汐池。

落景照参差。

汀洲蔽杜若。

幽渚夺江蓠。

遇君时采撷。

玉座奉金巵。

但愿罗衣拂。

无使素尘弥。

曾是襄王梦里仙。

娇痴恰恰破瓜年。

芳心已解品朱弦。

浅浅笑时双靥媚,盈盈立处绿云偏。

稀人心是尽人怜。

视手谈欢乐。

子观之迷错。

本运玄机。

个却为戏谑。

作。

言作。

怎解

摇风碎朝翮。

拂汗落毛衣。

定似回溪路。

将军垂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