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

    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

    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

    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

    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

    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

    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

    ”余曰:“诺。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

    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

    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

    容易两鬓萧萧。

    自与东君作别,刬地无聊。

    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

    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 过尽遥山如画。

    短衣匹马。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

    待归才罢。

    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 雨骤风驰帆似舞,一舟轻度溪湾。

    人家临水有无间。

    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绝代才人天亦喜,借他只手回澜。

    而今无复旧词坛。

    马当山下路,空见野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