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间。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然犀下照,未必*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

    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

    琼瑰玉佩。

  • 岸柳可藏鸦。

    路转溪斜。

    忘机鸥鹭立汀沙。

    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

    两鬓苍华。

    故乡心事在天涯。

    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

    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

    早是萦心可惯。

    向尊前、频频顾眄。

    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

    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争奈云收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满。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 满斟绿醑留君住。

    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

    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

    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

    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 乔木生云气。

    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

    旋小筑、吴宫闲地。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

    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此心与、东君同意。

    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

    怀此恨,寄残醉。

  •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

    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

    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

    故慎制祀以为国典。

    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

    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

    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供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雨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

    夏后氏禘黄帝面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

    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

    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

    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

    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

    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

    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

    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

    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犯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

    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

    无功而祀之,非仁也;

    不知而不问,非知也。

    今兹海其有灾乎?

    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

    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

    ”使书以为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