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 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晴节序暄妍。

    独立雕栏,谁怜枉度华年。

    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

    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

    何人寄与天涯信,趁东风、急整归船。

    纵飘零,满院杨花,犹是春前。

  • 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

    虞山,嶞山也。

    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

    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

    湖之为陂为寖 者,弥望如江流。

    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

    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

    今吾与子亦犹是也。

    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

    吴王拜郊之 台,已为黍离荆棘矣。

    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

    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 欤?

    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

    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

    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

    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

    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

    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

    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

    吾不能辩也。

    ”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

    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 翠幕深庭,露红晚、闲花自发。

    春不断、亭台成趣,翠阴蒙密。

    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

    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闲问字,评风月。

    时载酒,调冰雪。

    似初秋入夜,浅凉欺葛。

    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

    倩双成、一曲紫云回,红莲折。

  •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