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栖乌飞绝。

    绛河绿雾星明灭。

    烧香曳簟眠清樾。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

    昭华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

    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

    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

    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

    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

    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

    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 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

  •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馀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

    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

    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