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

    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是谓求祸而辞褔。

    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

    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

    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

    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

    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

    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

    孤蛩自语。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

    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

    恨无据。

    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心事曾细数。

    怕水叶沈红,梦云离去。

    情丝恨缕。

    倩回纹为织,那时愁句。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西征客、此时情苦。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

    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

    更回道、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

    君知否。

    雨孱云愁。

    格调还依旧。

  • 六年守郡在天涯,冬暖无因见雪华。

    今日复看千里白,强怜寒色作诗夸。

  •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