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

    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

    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

    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 离乱从头说。

    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

    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

    亏杀我、一星星发。

    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

    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

    把当时、一椿大义,拆开收合。

    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

    这话霸、又成痴绝。

    天地洪炉谁扇鞲,算於中、安得长坚铁。

    淝水破,关东裂。

  •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

    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

    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

    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

    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

    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

    几兴亡。

    昨夜波声。

    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名王。

    扫沙场。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 碧幕霞绡一缕红。

    槐枝啼宿鸟,冷烟浓。

    小楼愁倚画阑东。

    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已成空。

    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翠绡和泪暗偷封。

    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诋大酋当死;

    骂逆贼当死;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呜呼!

    死生,昼夜事也。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道中手自抄录。

    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

    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

    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请罪于母,母不许;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