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作《伶官传》。

  •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 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

    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

    小窗愁黛淡秋山。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

    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

    自古同功一体之人,英雄豪杰之士,世乱则藉以剪伐,承平则理必猜疑,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

    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所指城邑响应,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

    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

    先兄伯符嗣命,驰驱锋镝,周旋江汉,岂有他哉?

    上以雪天子之耻,下以毕先将军之志耳。

    不意袁术亦僭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

    不以权不肖,使统部曲,以卒先臣之志。

    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

    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

    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

    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

    仆与公有婚姻之旧,加之同好相求,然自闻求九锡,纳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

    刘备之兵虽少,然仆观其为人,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余风,辅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义不替曩昔,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

    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国中文武之事,尽以委之,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

    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仆与刘备,实有唇齿相须之势。

    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吴、蜀皆存也。

    今使仆取蜀,是吴不得独存也。

    蜀亡,吴亦随之矣。

    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

    足下意何以异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

    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

    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

    纵公不见害,交锋两阵之间,所杀过当,今其父兄子弟,实在公侧,怨仇多矣,其能安乎?

    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

    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下杀之如皂隶,岂复有爱于权!

    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

    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

    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

    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

    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

    直须抖擞尘埃。

    人怪我柴门今始浚攥踏破苍苔。

    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待唤青刍白饭来。

    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

  •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著江南岸。

  • 间院宇。

    独自行来行去。

    花片无声帘外雨。

    峭寒生碧树。

    做弄清明时序。

    料理春酲情绪。

    忆得归时停棹处。

    画桥看落絮。

  •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

    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

    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

    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

    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

    噫!

    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

    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

    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

    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

    嗟乎!

    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

    夫人李氏。

    子男瓌,不仕;

    璋,真州司户参军;

    琦,太庙斋郎;

    琳,进士。

    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

    呜呼许君!

    而已于斯,谁或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