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

    ”对曰:“不和。

    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

    曰:‘必报仇,宁事戎狄。

    ’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

    曰:‘必报德,有死无二。

    ’以此不和。

    ”秦伯曰:“国谓君何?

    ”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

    君子恕,以为必归。

    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

    ’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

    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

    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

    ’”秦伯曰:“是吾心也。

    ”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 墙有茨,不可扫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

    中冓之言,不可详也。

    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

    中冓之言,不可读也。

    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 营营青蝇,止于樊。

    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营营青蝇,止于棘。

    谗人罔极,交乱四国。

    营营青蝇,止于榛。

    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郑子产有疾。

    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

    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

    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施之以宽也。

    ‘毋从诡随,以谨无良;

    式遏寇虐,惨不畏明。

    ’纠之以猛也。

    ‘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平之以和也。

    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

    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

    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

    彼君子女,谓之尹吉。

    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

    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

    匪伊卷之,发则有旟。

    我不见兮,云何盱矣。

  •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