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

    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

    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

    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

    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

    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 主人应之曰:“予以吾为真不知也耶!

    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

    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

    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

    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

    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

    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

    天下知子,谁过于予。

    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

    ”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

    其趋也,或梗之;

    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

    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

    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鸣殷,周公鸣周。

    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

    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

    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其弗信矣乎!

    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

    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

    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

    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

    秦之兴,李斯鸣之。

    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

    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

    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

    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

    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

    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

    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

    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

    三子者之鸣信善矣。

    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

    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

    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

    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

    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

    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

    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

    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 青青中水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

  •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

    承福其名。

    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

    丧其土田,手衣食,馀叁十年。

    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以偿之;

    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

    若市与帛。

    必蚕绩而后成者也;

    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

    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

    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

    心难强而有智也。

    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无傀者取焉。

    “嘻!

    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

    有再至、叁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噫!

    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

    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

    将富贵难守,薄宝而厚飨之者邪?

    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

    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石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然吾有讥焉;

    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

    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

    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

    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

    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