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俄复开霁,遂行。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晚抵江州。

    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 江头日暮痛饮。

    乍雪晴犹凛。

    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

    叹往事、不堪重省。

    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