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

    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

    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