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

  •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

    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

    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

    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