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译文

  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想想木兰为了安靖边烽,万里从戎,她也将会和王昭君和亲,死留青冢一样,永远博得后世敬爱!

注释

①木兰庙:《太平广记》云,黄州黄岗县(今属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今有木兰乡。木兰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其故事可能产生于后魏,关于木兰的姓氏后人众说纷纭,应信有其人。

②弯弓征战:言木兰代父征戎,勇敢善战。

③“梦里”句:言木兰虽着戎装,仍思恢复和平环境下的少女生活。

④拂云堆:《元和郡县志》:“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厥将入寇, 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喇特西北,堆上有明妃祠。明妃:指王昭君。

赏析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梦里”、“画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如果说,“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诗歌在构思上和诗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这首咏史绝句写得很有特色,一没有引用典故,二没有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背景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会昌年间任黄州刺史时,游历至木兰庙,触景怀古,为木兰庙题的。庙在湖北黄冈西一百五十里处的木兰山。

诗人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63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天真雅丽。

容态温柔心性慧。

响亮歌喉。

遏住行云翠不收。

妙词佳曲。

啭出新声能断续。

重客多情。

满劝金卮玉手擎。

尊前放手。

铜钵声穷诗已就。

姑射肌肤。

舞罢缠头怎得无。

青腰更巧。

搓粉团酥来斗妙。

不敢方人。

容色依稀似太真。

大礼言毕,仙卫将归。

莫申丹恳,空瞻紫微。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清尊白发。

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

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

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

梦破春回枉断肠。

白云英英,涧水泱泱。

彼美人兮,硕大且昌。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玉烟浮动。

银阙三山连海冻。

翠袖阑干。

不怕楼高酒力寒。

双松冻折。

忽忆衰翁容易别。

想见鸥边。

压损年时小钓船。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同尘混世。

谁解忘言无酒醉。

混世同尘。

落魄逍遥甘分贫。

灵源不昧。

剩积无涯真宝贝。

不昧灵源。

一气清成要上天。

心低大小。

细细搜寻玄里妙。

大小心低。

酉上为东卯作西。

心高火出。

走了三田饧与蜜。

火出心高。

转毂轮回又一遭。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四渎之利,经营中国。

南日大江,险兮天设。

维尔有神,险其庙食。

望秩孔时,我心翼翼。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儒生读书不贵书,枕头阁脚醉梦余。

反不若浮屠,宝贝为函金作字,海龙扶出凌空虎。

君今收拾一万卷,置在高楼截云汉。

想当日月出没间,玉轴牙签互璀璨。

我欲牵车驾黄犊,往发缣缃焕心目。

论孟久荒缘老病,请君为我删严令。

祖宗垂佑,亨会协重熙。

德泽被烝黎。

虔崇尊谥陈徽册,藻卫列葳蕤。

宸心致孝极孜孜。

展礼诏台司。

祥烟瑞霭浮清庙,绵宇被纯禧。

江南三月。

犹有枝头千点雪。

邀上芳尊。

却占东君一半春。

尊前眼底。

南国风光都在此。

移过江来。

从此江南不复开。

太清之云,镜中之尘。

从无住本,廓应如春。

妙玄不动,示现无垠。

三世普入,孰妄孰真。

现成公案,岂费精神。

当头一著,坐断要津。

崇兹享祀,诚敬兼至。

乐以感灵,礼以昭事。

粢盛咸絜,牲牷孔备。

永言孝思,庶几不匮。

濑寒隐鱼鳖,庙古动龙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