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熙辛亥除夕。

    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

    道经吴淞。

    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

    星斗下垂。

    错杂渔火。

    朔吹凛凛。

    卮酒不能支。

    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

    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

    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

    所出奇诡;

    余亦强追逐之。

    此行既归。

    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正凝想、明挡素袜。

    如今安在?

    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明挡 一作:珰)

  •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

    无语。

    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

    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

    功父先成,辞甚美。

    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

    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

    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沉 通:沈)

  • 【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