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 肥水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沉 通:沈)

  • 空城晓角。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

    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 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

    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

    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

    红萼无言耿想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冷红叶叶下塘秋。

    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

    两绸缪。

    料得吟鸾夜夜愁。

  • 好花不与殢香人。

    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 苔枝缀玉。

    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照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