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姑苏怀古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译文

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注释

⑴姑苏:苏州西南有姑苏山,因而苏州也别称姑苏。

⑵柁(duò)牙:船柁。柁,同“舵”。牙,牙樯。杜甫《秋兴》诗:“锦缆牙樯起白鸥。”仇注引《埤苍》:“樯尾锐如牙也。”樯即桅竿。

⑶诸本并作“鹭眠”。夏校本记:“曹元忠校:‘《鹤林玉露》引作“雁团”。’”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

⑷苏台:姑苏台,即吴宫。故址在苏州西南灵岩山。李白《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又《苏台览古》:“归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姜夔翻为新意。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⑸吴王:指春秋吴国之主。亦特指吴王夫差。

赏析

少年姜夔在目睹江淮一带地方生产凋敝、风物荒凉,曾发出“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昔游诗》)的慨叹,扬州慢、凄凉犯一类词也颇有“禾黍之悲”,而在这首诗里,昔日的愤懑和忧虑化作了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杨万里极喜诵之,或是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之心境契合,但仅如此不足以跳出李白《苏台览古》的窠臼,此诗妙处实在一、二句。起句疏宕,不涉题旨,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山川依然,说景微妙,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况味,怀古伤今之情纡徐委折。景物的渲染与感慨的抒发相得益彰,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更加厚重,此诗兴味深厚而笔致飘逸,具蕴藉空灵之美。姜夔《诗说》云:“韵度欲其飘逸。”这首怀古伤今之作不滞于情,不役于物,饶有远韵。近人缪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云:“白石之诗气格清奇,得力江西;意襟隽澹,本于襟抱;韵致深美,发乎才情。受江西诗派影响者,其末流之弊,为枯涩生硬,而白石之诗独饶风韵。”

  这首绝句可以和李白的《苏台览古》作个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在诗中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从而抒发出今昔盛衰的感慨。而姜夔则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并借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以冷嘲,立意要高出一筹。这两首绝句都写到柳,以之寄托兴亡盛衰的感慨。但姜夔笔下的柳更富有活力,因为柳被姜夔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并赋予柳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所以也比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来得空灵、活脱。不同的是李白诗中的柳相当于姜夔诗中“星”、“鹭”,而姜夔诗中的柳则相当于李白诗中的“月”。所以,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在构思上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前两句,李白以旧苑荒台春色依旧寄寓感慨,而姜夔则以江山永恒暗含人世沧桑。

  作者将昔日的愤懑和忧虑化作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起句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滋味。怀古伤今之情迂回曲折。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心境契合,景物的渲染与感慨抒发得相得益彰。

诗人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330篇诗文

诗文推荐

拔从水府底,置向相庭隈。

对称吟诗句,看宜把酒杯。

终随金砺用,不学玉山颓。

疏傅心偏爱,园公眼屡回。

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

[居易与梦得俱典姑苏,而不获此石。

]

春堤长,春草浅,此地吴王曾走犬。

猎场四面围画旗,红炬照辇还宫迟。

割鲜夕宴谁共食,台上西子非樊姬。

春苑年来草仍绿,韩卢已去多麋鹿。

君不见汉皇纵狗殊有功,逐兔直到乌江东。

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

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

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

登青丘,有怀而作。

青云玉树南薰扇。

京华地、别是潇湘图展。

茉莉芰荷香,拍满笙萧院。

雪藕盈盈歌袅处,早已带、秋声凄怨。

堪叹。

把时光轻靠,冰山一片。

从古幻境如轮,问铜驼、应是多番曾见。

谁把笛吹凉,总是腔新换。

水枕风船空入梦,但极目、波流云远。

消黯。

更华林蝉咽,系人肠断。

孤烟淡淡无情,角声正送层城暮。

伤怀绝似,龙山罢后,骑台沈处。

珠履三千,金人十二,五陵无树。

叹岐王宅里,黄公垆下,空鼎鼎、记前度。

几许英雄文武。

酒不到、故人坟土。

平生破帽,几番摇落,受西风侮。

昨日如今,明年此会,俯然怀古。

便东篱甲子,花开花谢,不堪重数。

草木荣兮春归,桃李芳兮菲菲。

彼日月兮如驰,人生行乐兮能几时。

上林池馆变荆棘,姑苏台榭游狐狸,人生行乐兮能几时。

能几时兮可奈何,当歌莫惜朱颜酡。

姑苏台上春风和,江花乱落江水波。

交疏杨柳绿参差,华筵夜列开绮罗。

当筵西施间群蛾,朱颜为君起微酡,自拈红牙节清歌。

飞花着人思繁多,华月耿耿度斜河。

疏星出河夜欲过,乌啼哑哑奈尔何。

虞山峨峨兮出云油油,胡敛其施兮弗雨九州。

下有蛟龙兮海波横流,谁使子来兮从伯氏以游。

朝于兮望岐周,国有祀兮有何求?

唐虞逝兮道阻修,惭德舆兮干戈日休。

思夫人兮心焉孔忧。

玉箫声远忆骖鸾。

几悲欢。

带罗宽。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

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

绮窗闲。

梦连环。

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

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忆春草,处处多情洛阳道。

金谷园中见日迟,铜驼陌上迎风早。

河南大君频出难,只得池塘十步看。

府门闭后满街月,几处游人草头歇。

馆娃宫外姑苏台,郁郁芊芊拨不开。

无风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曾拂来。

为姑苏郡守,浩然有归志,因广其声为浣溪沙,示姑苏诸友乐在烟波钓是闲。

草堂松桂已胜攀。

梢梢新月几回弯。

一碧太湖三万顷,屹然相对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紫帽之峰兮高且巍,白云一片兮空依依。

我有兄兮在海湄,三月不见兮使我心悲。

祗怜地僻少过从,更许年衰养惰慵。

行健有时寻近局。

起迟尝日到高舂。

鹿皮冠野频频戴,鹅顶蔬粗款款供。

儿妇团栾俱在眼,独怜无信过吴松。

公爱乐天池上篇,买池十亩皆种莲。

薄城万竿竹{左女右便}娟,藤缆系桥青板船。

折腰大菱不直,鵁鶄鸂鶒沙际眠。

水从太湖根底穿,月出洞庭山上圆。

公归与客相留连,秋风鹤唳春杜鹃。

班鲈斫脍红缕鲜,紫豉煮莼香味全。

我思白傅在三川,吴船虽有吴馔偏。

当时九老各华颠,裴令来过吟复联。

至今怪石存旧镌,七叶树荫黄金田。

羡公有小胜昔贤,高门通车千万年。

奉君五彩凤凰之绮幄,七宝鸳鸯之锦床,博山氤氲之冰屑,金盘沆瀣之琼浆。

春风无情不相待,朱颜绿鬓年年改。

姑苏台上鼓如雷,四时歌舞百花开。

当年意气今安在,鬼火如灯秋似海。

西湖十里孤山路。

犹记荷花处。

翠茎红蕊最关情。

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

而今老去丹青底。

醉腻娇相倚。

棹歌声缓采香归。

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一画生天复生帝,敝屣可同天下弃。

忽然变化名为人,自我失之在交臂。

人言九日且登高,百年值此犹崇朝。

九日屡迁九州改,令我怀古心忉忉。

微茫不辨山川势,衰暮久捐辞赋丽。

坐看劫火连虚空,那有高文动天地!

数穷于九历纪常,群龙何预祲与祥。

凌云石倚秋旻苍,青枫已丹霜菊黄,身在天涯思故乡。

江之水,际天长,俯万灵,望八荒。

翼彼神风引无极,王乔韩众伫我相翱翔。

故都冬亦好。

风光可是,人间曾有。

问雪楼台,肉阵不教寒透。

妙手搀春弄巧,唤得应、千花如绣。

灯市酒。

笙歌镇似,元宵时候。

见说是事都新,但破冻潮声,去来依旧。

老梦无情,不到六桥风柳。

回首孤山好景,倩人问、梅花安否。

应自瘦。

雪霜可能僝僽。

曾蹑姑苏城上台。

好山知有好人来。

几回徙倚,月里暮云开。

闲倚和风千步柳,倦临残雪一枝梅。

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

佳人一往兮不来,国为墟兮莫知。

侬自守兮谁依,俟河清兮几时。

怅姑苏之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