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役:苦役。曷:何时。至:归家埘:音时,鸡舍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1]:音活,相会苟:大概,也许--------------------------------------- 《君子于役》出自《诗经·王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我国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其中有一部分诗歌反映的内容是丈夫去服那遥无归期的兵役或徭役后,妻子在家默默地痛苦思念。《君子于役》正是这样内容的一首诗,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重役之下人民生活的巨大痛苦,而且以统治者无休无止的重役给人民婚姻造成的危害,间接地反射出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许瑶光《雪门诗抄》卷一《再读〈诗经〉四十二首》)其中“已启唐人闺怨句”一句,高度评价了此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开创性地位。可以说,从此诗开始,便逐渐形成了“日夕闺思”的原型和母题。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里引白居易、司马相如、吕温、潘岳、韩?、赵德麟等人的诗赋文句后的评价——“取景造境,亦《君子于役》之遗意。”(钱钟书《管锥编》卷一《毛诗正义六十则·君子于役》)——就是对此极有见地的说明。 《君子于役》以其内容的深刻性和主题的开创性使其传之后世,在技巧上也给此后文人和后世的读者诸多的可资借鉴的地方: 在写法上,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赋”与“兴”的使用。 “赋”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通俗地说,就是平铺直叙。这首诗的两节都运用了这种技巧,对鸡回巢栖,夕阳西沉,羊牛归栏的农家生活平铺直叙,作了极为生动而细腻的描绘。与此同时,这首诗还运用“兴”的手法,即“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辞”。“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不仅是直接写景,是“赋”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诗歌通过这几句刻画的日常生活细节,点染着思妇家庭生活的情景与妻子思念的气氛。试想一下,夕阳西照之时,鸡儿、羊儿、牛儿正在归圈,而思妇却形单影只,目睹此景,不能不令人触景伤情,思念起“于役”在外不能归家的丈夫。这正是“兴”的巧妙运用,诗中用鸡、羊、牛的晚归“兴”“于役”的丈夫不能归家的事实,从而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倚门?望归人的形象和希望“于役”的丈夫早日归家的心理。然而,女主人公深深地明白她那种美好的希冀只不过是不现实的幻想。因而诗人的笔锋随着女主人公心情陡然一转,从“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到“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样,就把她无奈的思念化作对丈夫深情的祝愿,祝愿离家在外的丈夫不要受饥挨渴,一颗妻子的心温柔得令人为之深深感动。总之,这首诗以“赋”的手法对鸡回巢栖,羊牛归栏的农家日常生活细节浓墨铺排,既描画出思妇家庭生活的环境与氛围,又“兴”丈夫“于役”不归的事实,从而真切动人地表达了思妇的盼望丈夫安然归来的心情。 同时,在结构上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也是本诗的特点。 这首诗的两节在句式的使用上基本一致,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使诗的结构更为谨严。整首诗上下两节只有三句有较大不同:首节第二句是“不知其期”,第二节为“不日不月”;首节第三句是“曷至哉?”第二节为“曷其有??”首节末句为“如之何勿思! 第二节是“苟无饥渴? 其它句子不是完全一样就是仅改一字。 这种复沓叠唱不仅使整首诗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而且使诗歌蕴含的感情更显深挚。因为重章叠句的艺术结构往往对诗歌的艺术气围和意境起着极强的营造作用。诗歌就在反复地吟咏中把思妇内心无奈思念的悲苦和深情祝愿的泪水延伸得绵绵涟涟,极为浓烈,使读者的心仿佛与深情款款的妻子一同黯然欲泣。 此外,这首诗采用当时的口语,朴素简炼,描绘了一个真挚动人的生活画卷,状景言情,真实纯朴,成功地刻画出思妇倚门怀人那柔肠寸断,悲伤凄婉的艺术氛围。正如明人谢榛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正是以简洁朴质的语言描绘融情的晚景,表现思妇悲伤的心境,感人至深,的确达到了诗歌所要求的情景交融,意与境谐的至高境界。   邹立群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马家河路3号 电话:0719-8780582 电子信箱:zouliq@sina.com [url=http://www.zhsc.net/html/2004427173224-1.html]http://www.zhsc.net/html/2004427173224-1.html[/url]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周道载兴,象日之明。

万邦咸庆,百谷用成。

於穆圣祖,祗荐鸿名。

祀于庙社,陈其牺牲。

进旅退旅,皇武之形。

一倡三叹,朱弦之声。

以妥以侑,既和且平。

至诚潜达,介福攸宁。

赫赫翼祖,受命于天。

德迈三代,威加八埏。

陟配上帝,明社告虔。

流光垂裕,于万斯年。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归,请予闻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翳惟孔韩。

常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

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敞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翳,吾言有本原。

张无尽尝谓公奇男子,梦中剧谈若或见之。

矧予于手迹之遗,犹足以睹百年之风姿。

仕系于时,才高用违,览者未尝不三叹息于斯。

嘻。

幽明位异,施报理同。

克恭明神,降福乃岂。

我膺受之,来燕来崇。

岂伊声乡,于彼三农。

庆事集朋亲,孙枝喜气新。

歌云停碧落。

舞雪眩青春。

暖日花君子,清樽酒圣人。

一春行乐地,不负牡丹辰。

于穆同心。

如琼如琳。

我东曰徂。

来饯其琛。

彼美潘生。

实综我心。

探子玉怀。

畴尔惠音。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

有开圣谋,累崇天基。

典章文明,声容葳蕤。

御于邦家,日寿日慈。

肃肃閟宫,顺时就事。

要鬯声香,如见于位。

老僧头风,一月两发。

见粥便呕,见饭便哕。

死又不死,活又不活。

使他诸人,冷地忙杀。

观音势至,候饥候渴。

文殊普贤,左提右掇。

才方起来,便翻著袜。

不问是非,乃棒乃喝。

呵呵云门,君子可人。

[徽一曲]若稽有唐,克致崇极。

祝号既升,爰增祭式。

从享于郊,神斯受职。

我祀事新,式祈险惊。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

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

肃庄绅緌,吉蠲牲牺。

于皇明祀,荐登惟时。

神之来兮,肸乡之隋。

神之云兮,休嘉之贻。

我修祀事,于何致诚。

罔敢怠佚,视兹硕牲。

纳烹芳俎,侑以和声。

格哉休应,世济星明。

册行何乡,于门东偏。

礼德乐成,合扇鸣鞭。

皇举玉趾,如天之旋。

燕及家邦,亿万斯年。

破除汤饼睡,倚赖建溪春。

-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

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

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

百王宗师,生民物轨。

瞻之洋洋,神其宁正。

酌彼金疊,惟清且旨。

登献惟三,于嘻成礼。

国不可负,城难以降。

夫妇俱死,节义成双。

意尽于物,言尽于诚。

矫情镇物,非我所能。

于穆元后,元临紫宸。

飞緌星拱,建羽林芬。

徽羽是奉,鸿名愈新。

荷兹介祉,永永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