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

    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

    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

    尽飘零、游冶章台客。

    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

    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 其八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其八十三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其八十七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其一百三十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

    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

    待听邻女唤梳头。

  •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