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

    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

    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

    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

    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

    金泥蹙绣,空掩蝉纱。

    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

    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

    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

    不如零落,判委尘沙。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

    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

    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册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敬之工夫也;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

    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

    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