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花深深。

    一钩罗袜行花阴。

    行花阴。

    闲将柳带,细结同心。

    日边消息空沈沈。

    画眉楼上愁登临。

    愁登临。

    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

    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

    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

  • 雕鹗上云汉,虎豹守天关。

    一官游戏,笑向古郢试朱轓。

    天下封疆几郡,尽得公为太守,奉诏仰天宽。

    万物一吐气,千里贺平安。

    雪楼高,三百尺,玉栏干。

    政成无事,时复把酒对江山。

    问讯莫愁安在,见说风流宋玉,犹有屋三间。

    请和阳春曲,留与世人看。